全球化时代的世界人才流动与培养

  2014年3月13日,由雅思考试主办方之一IDP教育集团、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英文全称Times Higher Education,以下简称THE)以及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联合举办的“首届世界大学排名高峰论坛”在京隆重召开。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员、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教授作了精彩的演讲。
以下为文字实录:
  王辉耀:谢谢主办方邀请我参加这个很有意义的论坛。我想给大家讲讲全球化时代人才的流动和培养。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人才流动的现状
国际全球化的三个浪潮:
  国际贸易浪潮,全球货物流动。
  国际金融浪潮,全球资本流动。
  国际人才浪潮,全球人才流动。
  从中国加入WTO成为全世界贸易国,到成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家,中国已经顺利度过了国际全球化的前2个浪潮,现在正迎来全球化的第3个浪潮:全球人才流动。从最近几年的数据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人才输出国。
  据联合国统计:2013年,全世界约有2.32亿人在出生国以外的国家生活与工作,这当中包括大量的留学生,占世界总人口的4.2%。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报告称:中美之间每天来往上万人。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前年是19万,去年是23万。这个数据要高于我们国家公布的赴美留学人数,除了美国,其他国家亦如此。可以说,中国已经成为向外输送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了。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建议
  学生来源国际化和教师人才国际化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2大重要因素。很多发达国家在国际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做的非常成熟了,我们要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除了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还要吸引更多的国外师资人才到国内来。
  像香港科技大学,其国际师资比例达到85%,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外籍老师所占的比例也接近50%,就连以色列的大学老师都要求有国外留学经历或国外工作经验,而中国大学的国际师资人才却连1%都不到,这样的比例太低了,我建议: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师资人才不仅是全国招聘,更要全球招聘。
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方向
  中国全球化智库致力于改善中国全球化教育的研究,我们给政府建言献策提供政治方面的建议,参与千人计划和人才特区的建设。我们也从中国留学生回国创业专家指导委员会聘请大批导师做更多的研究,探索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方向,让中国国际化教育有更好的发展。
  关于人才培养我提以下3点建议,第一是要大力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的优秀学校。第二是引进大量国际师资人才,增加国际交流。第三是建立新的签证类别,鼓励外国留学生在中国工作,发放实习签证和工作签证。
  最后我想说,今天这个论坛非常好,我觉得很有启发,希望今后有机会跟大家合作,谢谢大家!
 
关键词: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