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新西兰留学生活,你该怎么做?

  到一个新的地方,人难免会有一些不适应,更何况是到国外。首先语言不同,饮食习惯也不一样,每天看见的都是跟自己不一样的人,陌生和不适会充斥你的内心。很多中国留学生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尤其是那些在国内养尊处优的少爷公主们,更加不适应。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使你能尽快适应新西兰留学生活呢?

  1、独立

  留学生在国外求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学着独立,可以自己处理问题,不再凡事都想着找他人,当然在这个新地方,你无法找到像你爸妈一样什么都能帮你的人,所以独立吧。而烧得一手好菜便是独立的重中之重。也许因为你的美食还能交到更多的新朋友。要精通厨艺,会做自己爱吃的中餐,但不要太精通、太讲究,不要缺一样配料就觉得无法下咽。

  2、微笑

  微笑是最美的语言,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等等俗语都告诉我们:笑有魔力,在你时刻保持笑容的脸上会更加让人容易亲近你。要学会随时随地跟别人微笑,但不要被商人的微笑所蒙蔽而忘了去仔细读合同(注意合同的背面!)

  3、改掉习惯

  国内和国外不一样,那么很多以前养成的习惯都要改过来,比如说话不能再说家乡语言,而有些人转换没那么利索,这就要注意哦。还有要在讲英语时忘掉汉语的习惯,别讲中式英语;但在说汉语时,也别以带英文习惯、说英式中文而自豪。那只能说明汉语的基础还需巩固。跟华人同胞见面也不要劈头就讲英文,好像是在过招儿。同时要直率,改掉中国人拐弯抹角的习惯。也要学会洋人的委婉。

  4、了解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

  大家都知道外国人的名字跟我们不一样,名字都在前姓在后,许多中国过去外国留学后会跟着外国风将自己的名字改得洋气点,那么这时候你就要注意了,要抵抗起个蹩脚洋名的诱惑。不必学着别人,非得张三就叫山姆张、李四就叫西蒙李或莎莉李、王二麻子就叫马修王。不了解历史和文化,也许10年以后你才发现自己竟然跟某个臭名昭着的人物同名。但是,当你被洋人叫拼音名字时,你要准备好,对各种奇怪的叫法都得答应。假如嫁给了外国人,那就不要羞于用丈夫的姓,别以为洋人就没有势利眼的,用外国的姓有时候很能消除民族隔阂。

  中外文化有差异,而每个国家更是不一样,就像简单的吃饭,在中国,一位男士邀请女士吃饭不一定是追求你,可能是想感谢你,也可能就是好朋友吃饭聚聚,可是身为单身女性的你一定要注意。在新西兰,那一定要明白新西兰男人单独请你吃晚饭,那几乎就是汉语的“约会”的意思。吃完饭如果在他的楼下请你上去坐坐,那据说就是新西兰的约会的意思--多半就下不来了。但是,注意不要看到洋人专注热情的眼神就认为那里面有什么意思。新西兰人的五官凹凸有致、表情的透明度也高,所以那眼神也只能礼貌友好而已。更不要认为嫁给新西兰人就一定很浪漫。从表面上看,多数新西兰丈夫是跟中国丈夫一样“家常”的--假如他是个好丈夫、不花心的话。

  5、实事求是,时刻自省

  出国了,凡事都不一样了,有些人可能在国内还是个人物,可是一旦脱离中国这个母体,你就是一个普通的留学生,没有任何差异,那么你就要看清这里的社会分工格局,看清自己的位置,不要总期望还能有在国内时那样的职位。但是,也不能完全丧失了自我。若您是以国内大学教授的身份来到这里,我劝您最好别屈就自己到餐馆打工,毕竟为中国民族培养优秀人才要有价值的多。不要一味崇洋,但是也不要妄自尊大,总拿北京上海的大酒店标准来跟这里的穷人水准相比。外国确实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国外的好东西,学到中国也不见得依旧精彩。

  既然来了新西兰,那么你就是半个新西兰人,入乡就要随俗,改掉以前的习惯,融入新西兰生活,让自己尽量西化,别抱着旧皇历跟环境格格不入。但是也不要以为通过自身的努力,自己就可以变成洋人。更别以为自己就是国际人了-- 私有制还存在。也不必总想着自己是华人,那会把生活搞得太敏感,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当然也不能不想着自己是炎黄子孙!至少,新西兰社会还以它的多元文化而自豪呢。

  小编根据新西兰中国留学生的一些情况做了这样一个总结,希望对那些想去新西兰留学的同学有一个好的帮助,让你们能更好的融入新西兰留学生活。现在就开始准备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国内就将这些准备好,去了之后才会事半功倍哦!留学生们,新西兰留学生活愉快,做到学习生活两不误。

关键词: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