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大学排名的分析

大学排名最初是为了本科生和他们的父母择校而建立的。事实上,国际研究显示表明优秀学生认为大学排名靠前能带来特别的利益,积极地影响他们的职业机会和人生质量。排名靠前的大学常常收到更多的学生申请,而排名靠后的大学生源数量可能下降。另外,各国排名居前的名牌大学和具有特色的新兴大学常获得政府巨额的教育补助。再者由于各校强项不一,有的是由于历史悠久、校友贡献良多、国家资源投入、科学研究地位而使其稳定领先;有的则迅速改善自身的缺失,并强化既有的特色,而得以在个类的排行榜上逐年提升。然而,今天的排名影响着一大批利益攸关方的选择和决定。而大学本身用许多方式使用排名,其中一些是正向的,而有一些是负向的。

目前并不存在能够较为客观反映全球各国大学全面状况的权威排名。一般认为,由于全球学习英语的人口最众、英语对国际的影响力最广泛,所以英语系国家的大学院校比较注重大学排名。而非英语系国家的众多欧洲大学,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如法国),学术水平也较为平均(如德国),但英语并非为发表其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语言,所以将之纳入目前以英语世界大学排名榜内,实未达致客观标准。大学排名的标准项目内,特别是有关人文与社会科学的指标,由于需要本国的语言、文化、历史、政治、商业、社会等特定背景参考,迄今为止的各种综合排名无一能够客观反映该项指标。因此发展出另外以社会科学为主的法学院、商学院、企业管理硕士等更细腻的评鉴。

综合性的大学排行一般均由各国的非官方机构根据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在各类较为流行的排行榜中,

上海交通大学的ARWU较为注重学校的学术能力;《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较为注重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影响;《福布斯》较为注重学校的财源财力;《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则比较像择校指南。

历史

《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NWR)从1983年开始提供美国大学的(排名)信息。从那以后,40多个国家建立了全国排名。全球排名可能更晚,但是它们已经变得更具影响力。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始于2003年,之后在2004年还出现了Webometrics 排名以及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QS世界大学排名(THE-QS)。

评价

没有进入排名可能意味着一所大学被外国博士生、“世界级”科学家、学术伙伴和慈善家忽视。而且由于排名利用的标准和数据最能记录生物科学的表现,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容易受到伤害。诸如工程、商业和教育等专业学科没有很强的同行评议出版的传统,它们也面临着压力。

世界大学排名重视地位和声誉,强烈地偏向历史悠久和资金充裕的机构,通常是偏向发达国家的医学院。这种体系让发展中国家的大学无法与美欧的重量级选手竞争。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之间的鸿沟,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学之间的鸿沟很可能会扩大。一个特别的问题在于排名固定了对某一时刻的品质的单一定义,而高等教育机构和它们的使命是多样化的。仅仅把重点放在科研强度上,就忽略了其他的维度,诸如教学、社区参与、第三职能和创新,以及社会和经济影响。此外,高等教育机构是复杂的组织,不同的院系和活动有不同的优势和弱点。根据所使用的标准或者指标/权重的不同,对优秀程度的定义可能不同。由于排名计算总分,高等教育的复杂性被减少到了一个数字分数,而差别被夸大了。

本文作者:IDP项目办公室上海 美国部 Cathy Wu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