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美国-“不”就是“不”

“不”就是“不”

吴绢,2010年通过维伯教育到美国的北卡莱纳州立大学留学。初到学校时,听说中国留学生只喜欢与中国人做室友。当时她心里想,这样的话,英语怎么提高?她决定找个美国室友,以此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了解美国深层次文化。在出国之前,中介的老师给她做了很多国外生活的辅导,但与美国室友相处的时间里,文化差异的碰撞还是让她尴尬了一回。

第一个美国室友也是在读研究生。搬家第一天,这位美国室友令人有些费解,她的家什里除了植物就是植物,来来回回搬上来的都是一盆盆植物。因为租房子的事情,吴绢和她比较熟,于是动身帮忙:“让我帮你吧?”美国室友客气地说:“不用,真的谢谢你。”“没关系,我反正也没什么事。”吴绢说完,准备去搬一盆植物。不料,这位温婉的美国室友突然大声嚷叫起来:“我说了不用,你知道"不"的意思吗?"不"的意思就是"不"!”吴绢一下呆住了,根本没有料到自己的一番好心会是这样的下场。后来,或是有点不好意思,这位美国室友送了吴绢一本图画书,算是道歉。

刚开始,吴绢想不通,为什么自己的GRE、托福考那么高分,却连最简单的一句“No means No!”都不明白。这边,一片好心天地可鉴;那边,室友大概觉得她是一个无视他人感受的“坏蛋”。后来,吴绢慢慢领悟到,这不是谁的错,只是文化差异的碰撞。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