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课堂多有不同,留学生快速适应有技巧

  和中国教育截然不同,国外的课堂上通常不是“老师一味讲,学生枯坐听”的模式,而是更加开放,强调互动、交流、创新。初次接触这种教学模式的留学生们难免有些许不适应。不过也不需着急,这里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各国课堂上的不同特色,让大家提前做好准备,迅速适应留学新课堂。

  英国

  英国的大学学习讲求学生的独立自主、思考能力,教授和导师是不会强制性要求学生完成阅读与学习的,更不会帮学生画重点,提示考试内容。

  因此,学生需要阅读更多的文章和书籍来丰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更需要自己归纳学习的重点,做好笔记。

英国

  遇到不懂的问题,首先要做的是自己思考,尝试寻找答案,而不是直接问导师。

  在询问导师时,导师更希望听到的是你思考过后的答案,而且通常导师也不会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美国

  善于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上网登录教学系统了解作业要求。

  在课堂上做好笔记,也可以将教授的讲课内容录音,课后慢慢消化课堂学习内容。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发言。有问题及时与教授沟通。

  首堂课上,尽量留意每个老师的不同风格和要求。

  老师们通常会在第一节课上提到对于自己课程的要求,所以,学生必须认真记录。这直接关系到老师对你的评价和最后的GPA 成绩。

  可以在入学前联络学哥学姐,通过学哥学姐了解教学方式,在出国前就先做准备。

  澳大利亚

  几乎每学期都有很多网上测试,单元验收,还有很多论文要网上提交,如果其中某一个环节你没有按时做到,那么,你就很容易在这门课中挂掉。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教育注重团队合作,基本每一科目都会有小组作业,这种作业会贯穿课程始终。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