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中国特色的一份子,去留学请带着它

  在以前的时代,中国这个国度里的每一个人对中国特色都无比的了解。慢慢的随着对外开放,似乎我们国家的人民的心理状态都在悄然或是明显的发生着一些变化,就比如中国留学生在外国却不了解中国特色,这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悲哀啊。

  也许对于变化我们自己来说是很难真正去发现的,那么中国留学生在外国人眼里是怎样一种状态呢?或许在一个外人眼里更能发现我们对中国特色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在我们的课堂里,对中国的了解程度作为中国留学生,甚至比不上其他国家的学生。”在英国名校中国行2015春季见面会上,曼彻斯特大学的面试官海伦·李女士对中国留学生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你想到英国留学,请先了解你的祖国,带着中国特色去。”

  也许一个外国国家的情况,一个外国学子提出中国留学生的问题不足以以偏概全,不过很不幸,还有另外的国家也对中国特色这家事情对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提出了要求。无独有偶,在此前举办的留学澳大利亚活动中,澳大利亚大学的官员们也对中国留学生提出了几乎相同带着中国特色去留学的要求。面试官们表示,不仅对中国不了解,只要是课本之外的知识,中国留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熟悉程度都有待提高。

  别人的话也许你觉得太过于片面,不足以引领实践。那么我们一起来走进中国留学生的课堂,从他们的真实学习状态来解析他们对中国特色的了解,来认识他们在外国朋友面前展示的中国特色。海伦·李女士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商学院。随着中国经济近年飞速发展,商科的课堂上,关于中国特色的话题比比皆是。如果课堂上有来自中国留学生,他们自然会成为学生们的提问对象。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相当一部分中国留学生对同学们的疑问无法回答。“他们也许知道许多经济学的理论,但却不了解中国特色。”在哈佛的商业院里,师生们正在做中国企业的案例调研,其中包括联想、海尔等中国特色知名企业。同样让人失望的是,来读商科的中国留学生并不知道联想、海尔的大致情况。“其实,中国财经类报纸、杂志非常多,只要学生们课余读一点专家观点就可以了。”海伦说,有一部分中国留学生显然不读报,甚至不看电视。

  其实,我们上面旁敲侧击都已经能够说明中国留学生的一个对中国特色不了解的状态了。不过,为什么中国特色会逐渐淡出我们自己人的视野了?该反思,更该找出解决问题的源头。“大部分学生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中间环节,他们无法带着中国特色去读书。”面试官们认为,中国留学生之所以不懂中国,原因在于他们上大学时视野内只有课本,没有社会。宋小姐是一名曾经留学英国的白领。她说,国外学府对中国特色的关注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文化、科学、外交等方方面面,任何一个课程都会拿发展中的中国特色举例,把中国作为特别的研究对象。“中国留学生对自己祖国的了解,也代表了自己的尊严。”据她介绍,有过工作经历的中国留学生,要好于大学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学生。“另一种现象是,这些中国留学生或许很了解国外的文化、企业,对自己国家的情况却很少去关注。”

  对于我们自己的国家来说,它是我们的家,对中国特色不了解就好比不爱自己的家,那么你作为一个中国留学生无论取得何种成就都在一定程度是失败的。因为在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特色的时候,作为特色的一份子你却不存在了。“时代变化了。连英国的金融时报也开出了关注中国特色的版面,中国大学生更应该主动地去关注自己国家的发展和变化。”海伦·李表示,无论来自多么好的名牌大学,学生们都更应该主动地去学习课本之外的知识,学习来自社会的知识,关注中国特色。不仅是中国留学生遇到这些问题,在中国本土企业的招聘上,人事主管们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某证券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提出,许多学生对上市企业的知晓率极低,中国的专业教育确实有必要更贴近中国特色国内实际市场的需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海伦·李建议:“中国的大学生至少应该在校园里养成每天读报、浏览国内外新闻的习惯,了解中国特色,四年内最好有两个假期去参与社会实践。”

  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宣扬中国特色的一份子,无论何时都要用尽全力去维护自己这样的一个角色。作为一个中国留学生,你是更加的有义务也有责任,把每一份甚至尽可能多的中国特色带进去外国文化中。

关键词: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