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留学应避开的几大申请误区

      4月,是国外院校频繁来访的月份,也是学生申请今年入读名校的关键时机。特别是对于正在紧要关头,现在才开始着手准备的应届生来说,更应该争分夺秒,积极规避任何的申请疏漏。在升学前几个月的筹备和铺路,很可能影响未来的出路与选择。

      误区1:自我感觉优秀,不重视考前培训

      部分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很容易因自身条件不错而轻敌,没有好好准备学校面试、笔试,导致未能如愿被录。不少学生会以为自己英语好,英语笔试、数学笔试都考过、英语面试应该不成问题,但其实,考试不单是注重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数学逻辑思维,也看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如学生看到图上画着两只简单的小动物,一时哑口无言,考官就会觉得这个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表达能力不足,拒录学生。但经过考试培训,学生就会知道,考官就是要考察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大可以天马行空去想象,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误区2:硬性条件一般,无缘名校

      每年都有不少学生会被学校放进候补名单,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申请学生的硬件已初步符合学校的要求,但因相似条件的学生数量太多,所以校方难以最终确定录取。这个时候,如学生未清晰自己优劣势,并扬长避短作最后的争取,而是马上转去申请较低档次的学校,可能就错失了名校录取机会。给校方补充发"争取信" 是其中一种方式。

      误区3:逛展只适合有明确院校意向的学生

      无论是网络、电视、微信、报纸等平台,学生都只能获取部分留学信息、院校资讯,对学校建立的认知往往都是片面的。特别是很多院校招生的新政,新闻可能都还没发布,学校就已经在展会上跟学生沟通,学生也可以第一时间申请这些新项目,根据校方的信息调整留学规划。学生和家长抽一个下午的时间,前往大型留学展会,与院校招生官面对面交流,就能收获最全面、最新的留学信息,规划最适合自己的留学方案。如果仅仅是在网络了解新政,就肯定无法在短时间获得丰富的确切信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