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专家评论:中国需要怎样的归国留学生?

副标题#e#

  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年会(Australia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nference)是一个每年一次举办的国际教育界盛会,由IDP教育集团主办。今年的会议于10月8日至10月11日在堪培拉举办,来自各个国家的大约1000多名教育领域的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会议有很多主题涉及到了国际教育的方方面面,但是我今天想谈谈的却是这个会议所选取的主题:Global Imperatives- Local Realities. 如果一定要意译过来,似是“(教育)符合国际化人才需求以及(胜任)本地环境的挑战”。自从我从健康领域转到教育行业后,身边的很多朋友常常会提出诸如:让孩子选择留学到底有些什么好处和风险,归国后就业竞争力怎么样之类的问题。我在过去常常难以用简要的方式去概括国际教育或者留学需要实现的要素。看到AIEC大会主题后,我觉得答案有了:Global Imperatives, Local Realities就是对留学生最重要的培养方向。也是将来企业雇佣一名归国留学生最关心的其素质问题。

  Global Imperatives 符合国际化人才需求

  没有一种统一的标准来定义什么是“国际化人才”。但概括起来不外乎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有很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化人才”不一定只有通过留学才能培养,在学术领域,或者商业领域经常性获得机会接触其他国家的同业,并且在充分交流中学习和吸收其它国家同业的知识和行为方式,或者在一定的时期内获得在国外工作和学习的机会都能够提供“国际化”的机会。留学显然是最重要的获得“国际化”素养的一条途径。不过问题来了,留学并不能保证学生的国际化。

  “考试型技能”不能反映真实的“工作胜任度”

  为什么说留学并不能保证学生获得“国际化”?问题在于国外大学通过累计学分最终获得毕业资格的机制,并不能完全反映该学生的综合沟通和研究能力,或者说在企业中的生存发展能力。尤其不能反映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中国当前的教育机制下,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过程,其实更多地是在学习“如何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而基于这个“最高目标”下所衍生出来的学习方法,自然是重“形式”和“标准答案”,轻“参与”、“表达”和“研究”。以考试成绩为核心的教育,我们深知常常会产生某些“投机取巧”的“考试型技能”及其衍生品(例如,把某些以前的考题拿来套用一些,背诵一下)。当我们那些一身“考试型”武功的学生进入英美大学殿堂时,发现在那里有时候没有标准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通过大量阅读和小组交流,来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以“合宜”的方式表达出来。此时留学生本人选取的方式就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适应新的学习文化,也将最终决定该留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被企业所认可:如果留学生选择的方式仍然是他们以往所惯用的找标准答案,也不真正做出足够的阅读,和小组作深入的讨论和辩论。他们或许仍然可以通过“取巧”的方式提交作业甚至获得通过(我听说有些中国留学生干脆上网查询教授布置书籍的中文版摘要,然后以中文版去查阅),但是海外学习的本质却没有学到。他们将来如果在企业中被赋予某种独立研究的任务时所需要的问题解决能力(Problem Solving Skill) 就将显得不足。 #p#副标题#e#

  语言运用的“硬件”和“软件”都重要

  企业对于国际化人才最基本的期望,就是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这个能力的硬件是语言,对于大多数情况来说可以说是英语的运用能力。而我们知道各种英语测试,例如雅思1的考试成绩往往仅代表其在该种考试形式下的准确度和词汇量,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在英语环境下真正的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实际到达留学目的国之后,还有相当的时间需要适应当地人的语速,并且通过提升自己的语言熟练度和表达的广度来提升自己的语速。也只有具备相应的表达广度和语速才能有效地参与以当地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小组。中国留学生在这个方面是一个短板,很多学生往往因为语言的运用能力不足而产生表达的自信心不足,进而只能更多地“混”在由本国学生组成的边缘群体中。这个现象在目前国际学生比例较高的地区已经受到了教育界的注意。随着出国留学人数的剧增,那种归国之后被发现英语也不怎么样的学生已经越来越多了。

  我在多年的工作中,确实也面试过不少海外归国的留学生候选人。我对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关注的主要是三个要素: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准确性,以及语速。其中尤其是语速,因为我觉得有较好的语速的人,才能够在以英语为主导语言的沟通环境下,更好地融入讨论和辩论中。这一点在我们自己的日常环境下,是很容易理解的。当一群讲上海方言的同事在热烈地以上海话交谈时,另一个会讲些上海话的同事也可以参与,但是如果他的上海话表达语速难以达到其他上海同事的语速时,交谈往往很难长时间进行。这个时候会出现“照顾现象”:就是大家不自觉地把主题讲的简单些,或者把交谈的语言一致改为普通话,让这个话题能够继续下去。但是,这个“照顾现象”在国外的学习环境下很难发生,因此发生的反而是“退缩”现象:即语言使用不好的人,走到了一起,最后语言能力离开其他人的水平更加远。只有在招聘甄别过程中,留学生候选人能够充分展示自己在英语使用中的上述三个要素,企业才能够指望他们能够有“更好的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如果该留学生的英语表达,仅仅只是“有效表达自己和有效回答问题”,那么企业管理者会觉得这样的候选人和当地毕业生没有任何语言优势。(因为今天的国内大学毕业的学生,也有大量英语能力很强的)

  过去我们谈候留学生的能力,较多谈的是他们的英语怎么样,而较少谈到他们采用的沟通方式是否“国际化”这个“软件”问题。如果我们把英语语言本身(词汇,语法)作为“硬件”,那么留学生在英语环境下还应该学到一个重要“软件”,就是“合宜的沟通和表达方式”。

  “合宜的沟通和表达方式”简单地讲就是谈吐间能否体现出“有礼有节”的教养。表达自己观点时,是否能够充分考虑别人的立场和感受,以恰当而非突兀的方式提出自己的判断和看法;在辩论中大家观点不一致时,能够有足够的包容心,并且用适当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且能够让他人接受。企业管理者如果决定聘用留学生候选人,通常的一个默认期望值是“我希望你在留学环境下,已经学会如何以合宜的沟通和表达来处理人际问题。当我委任你参与和海外客户或海外同事来访的事务中时,你应该会比本地候选人更好地沟通处理,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客户或同事觉得他们被更妥善接待”。注意我在这段描述中多处用到的“更”---- 这就是对留学生我特别要说的现实:如果你没有比本地毕业生“更”好?企业为什么要认可你的留学经历呢?很多留学毕业生回国之后碰到了找工作困难的问题,或者找到了工作但是感觉自己的薪资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那就要要自问了,你有没有那些“更”? #p#副标题#e#

  你需要比本地学生“更”出色
  当留学生候选人在“国际化”方面实际没有比本地留学生“更”出色时,他们仍然有可能找到好的工作。只是那时他们需要和本地毕业生候选人在同一平台竞争,那靠的是什么?这就是我下面要谈的内容。

  Local Realities 胜任本地环境的挑战

  其实各家企业在招聘空缺职位时,很少会有特定的情况希望“我要找个留学生”。更普遍的情况是“我想找个能够被信任,有相应经验,有成功经历和发展潜力的人”。中国在很多行业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大型市场,无论是工业领域,健康医疗,零售还是教育服务行业。大型市场的规模结合中国地缘辽阔,立法相对不太成熟,各地市场环境差异大的特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商业环境。 企业对各种人才都有一些最基本的素质需求,尤其是希望聘用进来的人才能够了解市场的复杂度,了解不同情况下的行事方式,并且能够适应工作压力,能够执行交付的任务。简单一句话:一个了解当地情况的并且能够被信任并且成事的人。

  诚信,努力,坚韧和善良是通用素质

  要成为一个“一个了解当地情况的并且能够被信任的人”,一定需要留学吗?显然不一定。而且表面看来留学的时间段如果较长,可能甚至对于“了解当地情况”会有负面作用,因为过长时间离开本国的留学生脱离中国情况太久了。我在工作中确实也碰到过在海外生活很长时间后回国的中国籍经理,他们对于中国的很多方面其实已经不太了解,这个造成在日常工作和沟通中,他们的这种脱节感成了一定程度的弱势。因此,对于准留学生和已经留学的学生,应该要有一个非常清楚的心理定位:要在将来有好的工作竞争力,首先应该使自己具备适用于各种人才的通用素质:诚信,努力,坚韧和善良。这些是Local Realities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应该把留学过程视同为一个大的挑战,在这个挑战中,去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并且获得足够的“国际化”能力。

  对于目前正在考虑为孩子做留学计划的父母我也特别需要提醒:如果孩子的问题是在诚信,努力,坚韧和善良方面,那么留学是不能解决这些问题的。这些基本素质的培养需要在更早的时候完成。如果你已经处在一个不是“更早”的时期中,而且似乎只有留学这一条路了(例如:高考不利后考虑留学),那么我认为你们还有最后一次机会:那就是不要再纠结于是不是能送孩子去读名校了!而是花多一点的时间为孩子找一个适合他的学习的环境,找一个他们能够去学习的“国际化”的软素质的地方。我的一位同事选择送她女儿去读美国一所文理学院(Liberal Arts)而不是排名学校,我认为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我相信事实也会证明,这样的孩子回来,他们接触的海外文化要真实深刻的多。如果我们把一个在“诚信,努力,坚韧,善良”方面出问题的,不能完成他们责任和任务的孩子送去了某一所海外名校,你认为他们能完成这个大任务的几率有多高?我甚至觉得有些情况下把他们送去农村体验辛苦,并且学会为自己的生活和将来负责可能比送他们去留学更好。 #p#副标题#e#

  我的一些家长朋友常常会讨论,“我应该早点送孩子出去留学,还是晚点”。似乎早点晚点各有各的道理。但是我的个人观点比较鲜明:低龄留学适合的定位是将来在海外发展:融入比较早,海外适应的几率较高,也就是Global Imperative素质会比较高,但是脱离中国的几率也较高,Local Reality方面就比较弱了;高中以后去留学回国发展的融入性更好些,因为在高中前,孩子已经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充分了解中国社会,和社会的行事方式,并且形成一定的人身观。中国社会常说的人脉也在这个时期会形成一定的基础。是否在高中时期留学,只能说因人而异,视学生的成熟度而定。

  给准留学生和家长的一些建议

  这些年因为工作的关系,无论是在IDP的授权伙伴的咨询中心2还是在我个人生活中,国际化教育包括留学,已经是很多家长朋友的一个选择。如何降低这个选择的风险,提高孩子的成功几率是令朋友们和我本人很纠结的一个问题。我在上面谈到了很多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来看,企业和社会对留学生素质的期望。因此留学生和家长需要去思考一下,如何让孩子在留学前和留学后建立和具备满足这些期望的素质。概括来说是:在留学前学会做人,在留学中学会“国际化”能力,在留学后来实践证明自己。下面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给同学们的建议:

  留学最大的作用之一是熟练掌握第二语言,因此创造一切机会去练习,去使用,去体会,去观察。你去留学不是为了和本国同学凑在一起用中文聊天的;

  除了会讲第二语言,你还需要学习如何以合宜的方式去沟通和表达。软技能更能体现出你的修养和素质。这一点有经验的面试官在短短的面试沟通中就能观察到。软技能将决定你是否被录用。你最好假设面试官都是有经验的;

  留学可以避开高考,但你不可能因为去留学而回避“努力学习”的要求。相反,你需要更努力。因为如果你不比你的国内毕业生的竞争对手“更”出色的话,管理者为什么要聘用你?

  你需要“更”努力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你的父母为你付出了“更”多。

  给家长朋友的建议:

  高考压力下形成的当前教育体制有很多被诟病的地方,在有条件的时候,你确实有权也有理由选择避开这条路。但是在任何教育体制下,让孩子学会做人的环境条件是具备的。诚信,努力,坚韧和善良,是你在送孩子留学前需要完成建设的,不论是留学美国还是留学澳大利亚;

  鼓励孩子自己做计划,自己参与他的人生规划包括留学计划。不要一切都由你或者中介机构代劳; #p#副标题#e#

  提前离开国内高考体系,就“育人”的角度来说,风险并不大至少可控;但是提前离开中国环境就需要慎重评估,记住:Local Realities!

  获得海外高等院校的录取,和从那里毕业是两码事,一定要让你的孩子在去留学前立下目标和计划:去学什么,以及如何学。你已经没有必要参与对你孩子的辅导了,你更不能代替你的孩子去学习,但是你有权要求你的孩子定期汇报他/她的学习进度;

  如果你真心想让你的孩子将来有个好工作,被大公司认可。那么记住他是否能够努力做事以及学会“国际化”技能是关键。企业将不会简单以留学学历录用你的孩子。通用素质才是核心,有时候送去农村更解决问题的本质;

  多鼓励孩子参与当地社会活动,多给你的孩子祝福。

  风险提示:不论你送孩子去留学美国,留学英国还是留学澳大利亚。如果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个社会和企业雇主对于留学生素质的看法,那么你有很高的风险花上百万元的教育费,而孩子回来后还是没有竞争力。为了避免这个风险,始终记住企业管理者需要的人才要求:一个了解当地情况并且能够被信任且能成事的人。你自己和你的孩子都需要不断警醒地记住这个下面这个冷酷的问题(The Harsh Question):

  “我为什么要录用你?”

  好消息是,留学毕竟提供了孩子多一种努力的机会。问题是他们做好了努力的准备吗?

  愿上帝祝福每一个充满爱心的家长以及他们的孩子!

关键词: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