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敲开斯坦福的大门

陈同学 一件小事敲开斯坦福大门

  2009年8月,陈同学被选拔往美国的印第安纳州当地一间私立中学做交换生。近一年的生活与学习,让她的生活轨迹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她坦言,在美国读交换生的一年,“视野好像一下子打开了,因为接触了很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大家有不同的观点,学会了用宽容的心态去理解文化差异,还有就是大量阅读后,语言有飞跃性的进步。”

  她分别在美国和香港考了几次SATI和II,最高分是2200分。2010年12月,她就已经被斯坦福大学提前录取了。陈同学认为:“学校看重的是我对跨文化交流的热情、愿望和能力吧。”

  她举例说,斯坦福有道论文题目就是“如果你要给你未来的室友写一封信,你要写什么”。“我立即联系到做交换生时在当地接待家庭发生的一件小事,当时恰逢当地的节日,他们邀请另外一家华人家庭到他们家过节。聚餐过后,他们家未收到华人家庭的感谢卡。他们有些奇怪地来问我,是不是我们招待不周?我赶紧解释,只是华人家庭没有寄感谢卡的习惯,并非不喜欢你们的招待。我进一步想,未来室友都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大家在这个大环境中是如何互相学习,互相交融呢?我便把这件小事写进了论文,并进一步表达自己愿做沟通不同文化桥梁的愿望。”

  她的感想是,要成功申请名校,就要“做独一无二的自己”、“highlight your advantage(凸显你的优势)”。“学校对你获得的奖项不感兴趣,但是他们会很注意一个人在成长中是否有所感悟,是否有激情及使别人受益的能力。我的‘交换生’三个字不打动他们,但我这一年的成长和收获是打动他们的部分。有些外国教授很喜欢古老的中国文化,我在美国学校表演过古筝,还为学校的管弦乐团做了一个关于琵琶与中国文化的介绍,他们印象非常深刻,在学校的毕业典礼上,校长还专门感谢我为学校带来了中国文化的元素。”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