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走出蜗居吧!

“孤独症”是一种病?

       据了解,某著名海外报刊日前发表署名评论称,海外中国留学生中“孤独症”在不断扩散。一开始对这个“敏感词”很不敏感,还以为就是平常人认为的抑郁症呢,仔细一挖掘原来还有其他深层含义,所谓海外“孤独症”其实质就是缘于常年背井离乡,漂泊海外的年轻人“离群索居”,不愿意主动社交,或许源于内心的胆怯与自卑,又或者是孤傲自赏,只愿一个人躲在自己的小空间里吟唱《陋室铭》,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心理上的孤独敏感。虽然小编带有一丝调侃意味在里头,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隐隐感觉这种孤独症非常不利于年轻孩子的未来健康成长。

       要知道虽然这种孤独症较之抑郁症要轻微些许,它不是不可治愈,留学生一个人漂泊在异国他乡求学之余更要学会自己勇敢去应对,因为稍不注意加以去克服,容易越演越烈,等到跟严重时候再去修复那孤独已久的心已经为时已晚......话说思念是一种病,那孤独症又何尝不是呢?

“其实我会一辈子孤单” 就这样越“宅”越孤单?

       正如国内“奶茶”刘若英用无奈和细腻的情感在歌曲里唱到的那样,“孤单一辈子”。其实扪心自问一下:你就真的想这样孤单一辈子?做一辈子的老剩女、老光棍?鬼才想这样,除非这人真的脑子被门给挤啦!想想“孤独症”这种听起来既沧桑又可怕的病怎么会找上年轻朝气蓬勃的祖国未来花朵呢?

       现在已经或正在沾染上这种“孤独症”的留学生,大多有一个共通的明显特征——宅。不论是国外还是在国内,放眼望去宅男宅女还真不少,而且无处不在。这类人整体与网络、漫画、乱糟糟的被窝以及幻想中的萝莉、正太兼三餐外卖宅急送为伍,没天塌下来的大事儿,那是坚决不出门!

       曾经又在网上看到一个在日中国留学生是这样描述他遇见的这类超级宅男宅女们——喜欢窝在家里,每天的生活基本限于“上课、打工、回家”这个路线,学校里组织的活动,无论是中国留学生学友会的,还是日本同学社团的,基本都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如果不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必须要外出打工的话,这些留学生可以整日不出门,甚至连学校都不去。在家里干什么呢?主要就是闷头上网看中国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有点个人爱好的,就是上网打游戏,或者看看动漫。可以说宅,已经变成世界各国年轻人的一种通病吧。

在蜗居下去 小心就会“孤独症”

       新一代的留学生们都是典型的80、90后,大多数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从一出生就带着家里人所有的宠爱和期盼长大成人,犹如温室的花朵,没有经历过风雨飘摇,不知道人间疾苦,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公主、王子们过着优渥自在的幸福生活,正是因为这种过分的呵护,使得他们走出家庭、参与集体生活的能力比较差,面对复杂的纷争和社会的人与事,手忙脚乱难以应付,初次遭遇挫折更会一蹶不振,意志消沉后便畏缩回家中寻求庇护和慰藉;出国留学后,只有父母和家庭经济上支持,而心理上抚慰却自能靠自己消化了。由于这样的反差,不少留学生在初尝留学生活的艰辛和打工艰难后,心理上不能第一时间获得家庭的安慰,只有蜗居在自己的小小空间,整天与脱离现实的网络电视、电玩和动漫为伍,希冀从中找到避风港。殊不知,适得其反,原本心理脆弱的留学生更加失去了在风浪中磨练意志的机会,就更别提心理素质如何加强的问题了!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连国外都有目共睹的,近些年手头宽裕的中国父母都为了子女前途大把大把投资移民,将宝贝儿子女儿争先送往国外接受最先进的西方教学,甚至小小留学生的事迹也频见报端,然而一些留学生到了国外,挣脱了国内教育管制和父母的束缚就开始在国外高枕无忧度日了。这类留学生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是语言不过关,不少留学生语言水平仅限于从语言学校毕业时的水平,应付日常生活交流尚可,但更深层的文化交流则比较有限;第二,个人自立能力都不强,有父母撑腰搞定一切,当初出国前抱定的种种雄心壮志已经消磨在个人蜗居里;第三,与外界交流胆怯,缺乏沟通能力;第四,虽然经历几年的留学生活,但思维方式和办事方式却几乎是原地踏步,没有什么长进,无法融入自己所处的海外社会。据保守估计,在中国留学生中,这一类学生范围正呈现出扩大趋势,目前已成为宅人的中国留学生恐已经达三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