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告诉你的美国趣事(下)

  6、在线网络(Online)。“美国也有QQ呀?”也曾有很多网友这样问过。说实话,这是一个很愚蠢的问题。网络是什么?网络就是全球通,只要没有设定屏蔽,任何资料任何网站都可以进入,只要在美国登录腾讯网站不就可以下载QQ软件了嘛!而且,并不是所有美国人都用MSN的,MSN只是一种最常见的商用联系方式,而大多数的美国居民和学生都喜欢用facebook和myspace网站。

  7、点餐(Orderingfood)。在美国吃一顿饭也会讲究很多,餐前小吃呀,蔬菜沙拉呀,汤类呀,主食呀,饭后甜点呀,只是一点点就超过了每天应该摄取的卡路里。其实按照中国人的小肚子来说,就在Chili饭店点个餐前小吃就足够填饱肚子了。而且,美国人吃饭很会挑精髓,例如,美国人只吃鸡的“精华”,鸡的大腿、腹肉等等,而中国人什么都可以吃,鸡爪、鸡头,就连吃鸡屁股也成了一些人的爱好。只要是鸡,中国人通通都消灭!

  8、花花公子(Playboy)。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花花公子在中国市场是一个非常出名的时尚品牌吧?在没出国前,我一直很喜欢花花公子这个品牌的商品。而在经过一次尴尬事件后,我对这词的观念完全转变。有一次我上学戴了一副花花公子女郎的耳环去上学,当我的英语老师发现后,立即请求我马上把耳环摘掉并警告我以后不准戴这耳环去学校。当时的我疑惑不解,不就是戴着两只兔子耳环去学校,能有什么影响?老师解释给我说,这就是两国文化的隔阂,在国内只因2只可爱的兔子却变成了时尚品牌,而在美国高中,我戴了花花公子的耳环或者任何花花公子商品,大家会认为我的思想是肮脏的,满脑子想的都是裸体女人naked woman,所以在美国用花花公子品牌商品还是要多加小心。

  9、登报纸(Newspaper)。其实在美国上报纸是经常事,在小镇的每周播报里,经常会发表一些近期所发生的趣事等等。而在中国,上报纸不容易!再有,在美国送报纸的方式也很特别,经常在家周围,看到一些穿着旱冰鞋的学生,顺手就把一份报纸投掷在对方的草坪上,迅速快捷,这就是一份不起眼的工作。

  10、长途旅行(Long journey)。在中国可以坐长达50小时左右的长途列车,而在美国,只有短途列车,从来没有听说过跨州的乘人列车,一般家庭旅行或者公司出差都只有开自驾车或者坐飞机。

  也许你找不到比美国大学思维更活跃、更包容的校园,但是,在这种看似无边无际的“自由”背后是数不清的规矩,这些规矩潜移默化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和一举一动中。什么年龄做什么事说什么话穿什么衣服,你都能感受到“潜规则”。

  大学校园是知识的殿堂,也是恋爱的圣地。学生就像候鸟,到了上大学的年龄就会飞来,飞来啃书本,也谈恋爱。中国的家长们对孩子在大学里恋爱,虽然明令禁止的很少,但多少有些不情不愿。孩子们经常被告诫“学业为重”。美国的家长们对孩子在大学里恋爱,很多都持鼓励态度。

  “花心”在大学时代的同义词是“受欢迎”,越“花心”似乎就越受欢迎。我在纽约教书的时候,有个学生长得人高马大,对每个女孩都那么体贴,因此在女生中很吃得开。每次他来上课,身边都围着很多女同学,颇有点儿嫔妃成群的味道。

  大学校园里,很多年轻人的荒唐事美国的上一代都经历过。最近的3位美国总统都有过在高中、大学年龄吸毒的历史。奥巴马更是把这段经历坦白地写在自己的自传中。面对成长中的烦恼和种族的困扰,他写道:“大麻帮了我,还有酒,也许还有点儿可卡因,如果能买得起的话。不过没有海洛因……”

  北京奥运会上的游泳巨星菲尔普斯在派对上被拍到吸大麻,事后他一本正经地道了歉,美国公众很快原谅了他,就像原谅自己的总统们一样。

  恋爱、吸大麻、喝酒,似乎成了美国大学生的“必修课”。据美国官方统计,超过一半的18岁至25岁的美国青年有吸大麻的经历。尽管吸大麻犯法,卖吸大麻用的烟枪却合法,康奈尔大学的街边小店里明目张胆地摆放着烟枪。21岁之前喝酒在很多州是违法的,过了这个年龄,大学生们就可以拿着自己的驾照,名正言顺大摇大摆地去逛酒吧,跟人调情,怎么灌自己灌人家都行。

  不过,大学生情侣们无论在酒吧和派对上怎样招摇、过分,怎样如胶似漆,在课堂上还是很守规矩的。牵手、接吻、搂搂抱抱的“情侣症状”不光在课堂上很少见,在图书馆里和草坪上也很少见。美国人把公众场合的亲热行为叫做PDA(Public Display of Affection)。知书达理的人对PDA都比较忌讳。这也是美国人保护私人空间的延伸,在公众场合吸烟、高声谈笑、盯着人看、排队时挨挨挤挤等,都被认为是对他人私人空间的侵犯(包括视觉、听觉、物理空间等的侵犯)。为了不让看的人感到别扭,大学生情侣们很少在人多的情况下“举止亲昵”,除非有个非常充足的理由,比如久别重逢,结婚,或者劫后余生。

  亲戚家的孩子在大学里迷茫地向我问人生的路。我禁不住想说:把握时间好好谈恋爱。在大学里多约会,结婚的时候才不至于那么幼稚与盲目。对异性了解不够、相处经验不足,将来婚姻中会矛盾成串。每次离婚其实都是一次失恋,不如把该失的恋都在婚前失过了,不用离婚结婚地折腾,也算环保。

  一旦离开校园结了婚,曾经处处留情的恋爱狂们就蜕变为住家男女。无论公事、应酬多忙,晚饭还是要回家吃的,万一回不了,电话一定要打一个。社交的对象也变为夫妇档,酒吧不去了,舞技荒疏了,你突然发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要想出个轨真要颇费思量,是个劳心劳力的事儿。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