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国留学热持续升温。
根据《2013年出国留学趋势报告》的统计数据,1978-2012年,中国共向国外输送264.47万留学生,2012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更是达到39.96万,紧逼40万大关。
受美国留学政策不断放宽的影响,中国已经连续四年成为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近日,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发布的2013年度美国《门户开放报告》又指出,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约为235597人,占留美国际学生总数的28.7%。尽管如此,美国知名高校的录取情况却并不乐观,名校录取率不升反降。据了解,2013年,美国8所常春藤名校中除了达特茅斯学院以外,其他7所大学的录取率均创下历史新低,如哈佛大学录取率由2012年的5.9%降至5.8%;耶鲁大学的录取率低至6.72%(2012年为6.8%);普林斯顿大学录取率7.29%(2012年为7.9%);哥伦比亚大学录取率6.89%(2012年为7.4%);布朗大学录取率9.2%(2012年为9.6%);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率12.1%(2012年为12.3%);康奈尔大学录取率15.2%(2012年为16.2%)。不少人疑惑,美国顶尖名校申请为何越来越难?
美国名校难申之困
美国大学数量众多,质量参差不齐,共计3000余所,但每所学校对国际学生的开放名额却各不相同。近年来,虽然美国普通高校的国际学生招生名额有所增加,但顶尖名校却始终未曾放宽名额限制,这成为美国名校难申的一方面原因。据IDP项目办公室留学专家介绍,美国大学在国际学生的录取方面一直坚持平等、平均的原则,即保证世界各国的优质生源都能够获得平等竞争和享受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所以,美国大学每年在各个国家都是按照一定比例来招收国际学生的。比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每年向国际学生开放200到300个名额,一般分给中国10-20个名额,绝不会因为中国申请的学生数量多就扩充名额,更不会去挪用分配给非洲、英国学生的名额。
另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中国家庭经济条件的提升,使得中国学生留学美国的申请队伍急剧膨胀,本国学生追求名校效应,扎堆申请,为争抢极为有限的名额陷入了白热化的竞争。更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出国留学的日趋低龄化,在美国就读高中的中国学生也相继加入这一竞争,“僧多粥少”,供不应求的局面更加严重,成为申请美国名校的巨大阻力。美国名校为了吸纳真正优秀的学生,也不得不提高入学门槛,这从水涨船高的SAT成绩就可窥见一斑。
申请美国名校需另辟蹊径
面对美国名校申请难度的日益加大,中国学生应该如何应对?IDP项目办公室留学专家建议同学们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明晰美国名校录取标准,提升个人素质。虽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已被用得滥俗,但它仍是一个不容置辩的真理。留学选校本质上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学生会从师资力量、科研实力、社会名望、毕业身就业情况等多个方面衡量学校以作出最终决定。作为美国的顶尖大学,同样也拥有选择学生的权利,其选拔标准通常包括学术能力、背景活动和个性修养。具体来说,学术能力即学生高中三年或者本科阶段的GPA、SAT、托福成绩、学术竞赛、科研活动等;背景活动主要指学生参加的课外活动,如音乐、美术、体育、社区服务、社团活动;个性修养方面则主要考察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行。总而言之,美国顶尖名校寻找的是那些综合素质较高,富有个性和创造力的学生,所以,学生应挖掘自身亮点,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是采取“曲线就读”战略。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可通过学习美国桥梁课程,即预科阶段的学习和积累从而提高申请美国顶尖大学的机会。对于计划在美国读研的学生来说,可先选择在英国或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知名院校学习几年,然后再申请美国的名校,这样可以有效增加录取的几率。
三是摆脱名校情结,理智择校。避开个别的美国名校并非消极战术,而是希望学生走出只选名校的误区。因为即使是名牌大学也有自己的劣势专业,而非名牌大学不一定没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如果申请去美国读本科,则不必非名校不可,因为美国大学本科多属基础性学历教育,学校间差距并不明显。另外,据美国媒体近日报道,今年美国高中毕业生数量开始下降,专家预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申请有竞争性的优秀大学将更加容易,尤其是那些不具顶级名气的私立大学将会提供更为诱人的助学金来吸引申请者。退而求其次,并非退化,而是剑走偏锋,给自己更多的选择。归根结底,学生应结合自身的专业兴趣、智能优势、学习能力、家庭经济情况、就业方向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校。
虽然美国名校的申请越来越难,但留学美国仍有多种方法和途径。所以,只要不断提高自身,认真准备,注重技巧,申请到适合自己的名校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