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加拿大学英文,如何物超所值?

  你是否相信任何事物的价值都会打折或溢价?像股票,房产等。一个在中国高中表现很一般的学生后来变成大家眼中的成功人士。同班学习尖子反而埋没在了茫茫人海中。影响人生价值体验因素的原因很多。谁也不能以某项标准衡量成功。不过在去加拿大大学习英文,的确可以使所用同学在同等条件下打折或溢价。

一切语言的学习都是以先了解文化为前提

  我刚回国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北京电台的某位外语主持人和一个加拿大人对话,虽然中国主持人英文非常流利,但当加拿大人和她聊起加拿大的著名景点,花边新闻和冰球比赛时,她的回答在我看来完全没有概念。所以,对语言的掌握,也包含了对相关背景有很深的综合了解。这也就是很多留学生在出国之前,订下了考到所谓非常高的雅思和托福成绩的目标后,语言交流水平并没有得到实际提高。有的学生花费了很长国内应试化的语言培训后,英文成绩还是无法大幅提高,反而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有的学生考到了合格的语言成绩后,在加拿大大学的教室上课时,还需要非常长的一段时间来适应。大学成绩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加拿大很多大学的专业,都是在大二后由大一的学习成绩来决定是否可以入读的。也就是说要上好专业就要让学校和老师看见你的价值。这时在加拿大大学学英文的同学因为有了学习生活背景和社会经历,所以他们的价值就相比之下得到了溢价。国际学生开阔眼界的最佳途径是在假期多旅游,去感受北美都市文化,可以体验社会,丰富生活,通过参与一些实际的课余工作,增强在加拿大学习、生活的信心。

顺利的英文过渡让自己在国外大学立于不败之地

  出国后很多留学生都有一个体会就是“会英语的”和“会英语的”差别,比“会英语的”和“不会英语的”差别要大。

  记得有一次,我在加拿大大学上公开讨论课。一般小组都是五到六人一组。老师和同学都希望借此机会彼此交流对一些学术问题的想法,并互相建立友谊。(加拿大学校都是选课制的,下课后同学都“各奔东西了。)但班里的中国同学很多都坐到了离老外远远的对面,扎堆用中国话聊天了。其实在这种时候,那些敢站出来,哪怕生硬英文来和本地学生交流都会引起大家的共鸣和老师的认可。

  因为加拿大文化是进取型的。太过中国式的内敛表现,是永远不可能在加拿大学校和社会中溢价的。我的理解是这样,在中国,同学都适应了老师上课,学生听讲。所以很多中国学生有了不错的雅思或托福成绩,但内心还是中式文化,很难短时间改变。但在加拿大大学学英文的同学在入校的第一天就要打破内心的障碍,站在班里的中心位置自我介绍。在经过锻炼后,这些同学在进入大学专业课学习后也能很好的适应加拿大的教学方式。

良好的大学环境让小留学生英文学习事半功倍

  很多小留学生是那么让人没有办法给出确切定义的一个特殊族群,似乎是奢侈、浮华、懒惰的代名词;他们开最新的豪华跑车、买名牌的衣服手袋、出入高级餐厅、他们不需要辛苦的打工就有数目不菲的巨额零用钱,他们居然自己开设论坛公开比谁的名牌衣服多,谁的名车多;每天好像都是假日。

  很多时候,苹果上面一个小小的虫洞,却可以让人对整个的红彤圆润视而不见。在我们对“小留学生”叹息反感的时候,却没有看到,那只是一个非常小的群体在一些私立学校里忘记了本来的目的。与此同时,大批的他们在公立大学的浓厚学术氛围下,那么年轻激昂、那么努力向上、那么风华正茂地用自己的青春在这片天空上书写自己的故事。他们那么痛快地挥洒汗水;他们无所畏惧,永远往前冲;他们早早地告别了少年时代的轻狂任性,他们收敛自己的锋芒和棱角;他们在很重的课业压力和生活压力之间奋力斗争着;他们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种小留学生,他们值得人尊重和正视。而那些被环境改变的小留学生也只是在选择之初没有专业的指导而走错了学习的道路。

  不是所有人的青春都是甜美而芬芳的,没有经历一点点的挫折和痛苦,每天只是要担心第二天的天气和考试分数。要相信人生是公平的,上天也是公平的;它在让你失去的时候,也在酝酿下一次的得到;波峰波谷,人生的曲线总是这样,没有一帆风顺,也同样没有一蹶不振;生活不存在任何的侥幸和捷径。如果选择对了学校,留学之路是条坦荡而光明的道路。

英文的好坏决定了你的“钱”途

  加拿大留学生毕业后一般希望选择两种方式进入职场。一,回国进入外企。二,在加拿大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不管是在外企还是在外国工作,企业的文化主导和权力主导都是由公司掌控的最高点一级级传递下来的,那么每个员工的价值是否可以正确的体现也是由公司和社会的主体文化一脉相承的价值观决定的。简而言之,英文好,性格西化的留学生在外企或外国更讨外国人喜欢。升职快,收入增加也快。反之,很多有能力的毕业生缺乏相关的能力培养,自身价值的打折也在所难免。

  留学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这个所谓的没有终点意味着很长时间内你都需要不断的努力, 不断的适应,不断的思考。这个曾经只属于大学生的专利,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梦想,正成为很多中国高中生的生活常态。我愿意结合我十四年加拿大教育经验,帮助每位有志于去加拿大学习的学子。

作者简介:

  姓名:王涛 Tommy Wang
  职位:北京加拿大运营经理兼IDP项目办公室北亚区加拿大项目负责人
  办公室:IDP项目办公室北京公室
  业务范围:加拿大

  加拿大萨省大学社会及经济学士。北美学习和工作的六年经历让我熟知美国及加拿大的大学和各级院校的具体情况;在萨省政府移民服务中心的咨询服务经验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国际学生在异国所面临生活和学习的需要。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