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澳洲----关于澳大利亚交换生的碎碎念

这一年,我怀揣着一个个小小的梦想,飞到地球的南半端让它一个个实现;这一年,我续续唱着那首属于我的笑忘歌,以一种近似疯狂、看似过客的姿态,行迹在澳洲留学的土地上。

>>让留学澳洲变得更简单!了解如何申请澳洲大学、如何申请澳洲学生签证及澳洲留学生活等。免费下载,也可在线阅读。

我常常问自己,这一年在澳洲做交换生我收获了什么。是独特的学习经历,还是独立生活的能力?是丰富的可以夸张炫耀的资本,还是赤裸裸的对于真金白银的挥霍?

还记得高考结束后曾经阅读过这么一本书——《完美大学必修课》,也许正是从那时起,在我脑海就描绘着着属于我的完美大学雏形。人都是这样,如果迫切想做一件事,不缺方法;如果十分抵抗一件事,不乏理由。正因如此,我踏上了这段游学之旅,而澳大利亚,也成为了这段旅行的最佳诠释。

倘若问我这半年收获了什么。自助穷游?品尝美食?结交朋友?the journey is rewarding,而在这半年的旅行游学中,我尽可能地利用文字与图片,记录彼时彼刻的点滴感受。

exchange---交换

为什么要交换?毕竟大三无论对于出国考研还是就业实习都是很关键的一年,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真的不怕空闲这么半年回去发现跟大家的进度差太远?真的不怕半年不在各种奖学金、各种先进个人全部与你失之交臂?嗯,如果这样也还不算浪费时间。还可以顺便认识多一点外国朋友,拓展人脉网络,积攒跟外国人相处的经验,以后去外企找工作有优势。

抱歉。真的都没有这样的打算呢。为什么要交换?因为想看看,在我“自认为”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想看看,22岁之后,除了读研,工作,8年内结婚、生子、买房、买车的模板之外,还可以有怎样的人生可能。真的不怕社会竞争,不怕被别人超越?怕,我其实也很怕。但我更怕的是,不经思考的在一条路上狂奔,发现错的时候,却因为贪恋那所谓的安全感而没有勇气舍弃,哪怕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怕不随波逐流而被视为异端,怕在家庭责任各种牵绊下要说服自己将错就错下去。

>>推荐阅读:出国留学如何维系异地恋?

我并不是在假定怎样的人生一定是对的而其他的都是错的,只是我真的很在意,自己有没有认真的去思考究竟怎样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趁现在时光还没有吞噬生活的留念,趁我还有可以挥霍的一点青春,趁现在自己的双手还能触碰身边的每一处点滴。人家说人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既然我不曾拥有前者,我就为后者付诸全部。

discover---探索

飞机起飞的前一晚,和妈妈在客厅看电视的时候她突然说:“乖,妈妈也不指望你去澳洲学很多的东西,不过妈妈真的很想你能静下心来感受一下,除了看书,考试,上网之外的,更贴近生活的东西。”

“就是那些自己买菜洗衣,刷碗做饭家庭主妇做的事吧?”我一脸坏笑。

“就是不要觉得没有在做你觉得有趣的事情就叫浪费生命,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妈妈如是说。

的确这一年除了旅游之外,其实更多的时间也只是在过很普通的生活,自己添置衣食住行的各种东西、收拾房间、跑银行邮局、办各种手续,买菜做饭、打扫200多平米的大house、修剪前花园的草坪、喂养后花园的小负鼠,还得时不时的和澳洲房东讨论一下中国社会主义的问题。

没有觉得这些时间被浪费掉了,也突然理解了妈妈的苦心,在学校一直接受着精英教育,一旦闲下来没有在做“有趣有意义“的事情就容易焦虑的我,或许真的要试着看清,i cannot avoid triviality to find life, neither “find peace by avoiding life.”

所以我接受这样的事实,并且知道之后的若干年里,探索生活还要在养活自己的基础上。在餐馆打工,被吝啬的中国老板剥削过,被滚烫的热水烫伤过;在火车站,被充满种族歧视的眼光看待过,被高中流氓骚扰而进了警局;在课堂上,自己的creative thinking被老师高度赞扬过,自己的team work spirit被同学夸奖过。除了烘焙蛋糕和种花种草之外,半年里,我曾爬到南半球最高的建筑上俯瞰墨尔本夜景,坐在悉尼情人港湾任凭海风微微拂过,在bondi海滩享受日光浴,乘坐热气球欣赏瑰美的日出,深潜至海底与小丑鱼尼莫共舞,除了每天睡8个多小时之外,还一共修了36个学分,完成了公共关系、社会传媒两个专业的学习,在expo作为中国的代表展示了外国人眼中不一样的中国,参加了学校各种主题的party,邀请日本朋友到家里为他们包饺子,并且我在不断阅读资料中开始找到一个研究生的新方向。

>>推荐阅读:澳洲留学生打工途径及收入

>>查看澳大利亚大学提供的留学专业列表

possibility---可能

在swinburne大学前面的cafe的窗台上,盘着腿跟德国的交换生聊天,分享了好多经历之后,说起这一年交换觉得最赞的到底是什么。本来以为大概会很难选,毕竟精彩的事情那么那么多。没想到脱口而出的就是:这一年让我更加坚定的相信生活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可能。

考不上好大学你以后就只能……”这样一句话,让千千万万性格各异,天赋不同的孩子在人生的前十八年里有着太过相似的轨迹。好不容易上了大学,却又是一句“找不到好工作你以后怎么赚钱”,把本来应该用来探索外界,完善自我的四年定上了一切以就业为导向的基调。连择偶标准都变得客观单一,性格好,家境好,长得好,对我好,有房有车有资产,相处一段时间还稳定,女不过26,男不过30,该结婚了吧。有几个父母会问孩子你有多爱ta,对ta有多动心?

我的一个交换生朋友说他最不能理解的关于中国年轻人的事情就是:

1.男生好像都想在30岁前挣够下半辈子的钱

2.女生好像都想赶在30岁前把下半辈子托付在一个可靠的男人手里。

>>下载澳大利亚大学招生简章,了解入学要求,申请流程,专业设置,留学宿舍选择等信息

我说:“或许是父母那一辈的压力,或许是社会的舆论,这背后有好多好多原因我也说不清。“他笑着说:“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回避。你当然可以回避我的问题,但那其实更是你自己要面对的问题不是吗?“

我曾经以为大学毕业,考取公务员,欢喜嫁人,相夫教子就是最幸福的途径,以为大多数的幸福都叫做“工作安稳,生活安逸“,不是说我现在觉得这样不幸福,只是这一年,我看到幸福还可能有其他的样子。

那可能是一个本科学位读到30岁,因为喜欢去其他国家交换,学不同的语言,体味不一样的文化。

那可能是一个年近40的妈妈,为了弥补年轻时没有上大学的梦想,带着花镜一板一眼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任务。

那可能是带着帐篷和200澳去维也纳参加户外音乐节,几瓶啤酒就可以high到不行。

那可能是考一个钓鱼资格证,每个周末都去感受钓鱼的情趣之后就把鱼放生大海。

那可能是跟相爱的人同居到60岁了还不结婚,向朋友介绍彼此时说ta是我灵魂的伴侣。

那可能是跟朋友在墨尔本市中心的街头表演为去德国开一场party筹款。

那可能是67岁了开始学日语作为第五门外语,并计划一个人去日本的旅行。

当然你可以说是因为他们社会福利好,再怎么样也饿不死。是因为他们今朝有酒今朝醉,不顾后世子孙,缺乏责任。或许这些的确都有道理,可是阻止你去把时间用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理由,到底是怕饿死还是怕落下进度以后不比别人有钱?

除了对家人对社会的责任,你是否觉得对自己过的开不开心也有一份责任?你是用努力和奋斗选择了一种幸福,还是以为幸福只有那个样子?你追求的真的是为你量身定做的幸福生活吗,还是它只是叫做“过得比大多数人好”?我不敢说自己想清楚了这些问题,只希望开始思考,不是庸人自扰。

交换最赞的地方在于,它让我意识到,原来最好的经历不是那种奋斗到最后得到一个圆满的happy ending,不是高枕无忧从此安逸,更不是到此结束。而是在我走到这段经历的尽头的时候,发现它把更多有趣的可能,更加广阔的空间带到了自己的眼前,即使需要休息,却已经开始忍不住对继续走下去充满期待。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