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自主创业不怕困难 敢做敢拼就业前景不是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留学生的学成回国,一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不被看好,这让他们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不管是迫不得已还是早有打算,自主创业不失为一个好选择,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前景,多一个出路就多一份机会。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留学归来选择自主创业的留学生,它没有屈服于就业前景的黯淡,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他选择自主创业可以说是出于偶然,由于就业前景不好,28岁的彭然选择了一个与专业根本没有关系的事业。彭然2001年到澳大利亚留学,学了8年的多媒体设计。他没有想到,自己最终选择的事业,是养鸡。从澳洲回到重庆后,彭然从自己的高中同学李兴懿那里得到一个消息,林间养鸡现在很吃香,但是搞成规模的并不多。两人一合计,决定以此创业。想到没想到的困难也就此开始。

  自主创业会遇到各种困难,毕竟这不是随随便便就成功的。真干起来,彭然才知道,想当鸡倌不是那么容易的。虽然从父母那里得到一些创业的知识,但是从来没干过的彭然和李兴懿还是吃足了苦头。钱是贷款来的,父母已经说明白了,要创业可以,自己白手起家,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后面的苦肯定吃不下来。

  和大多数自主创业的人一样,需要背负巨大的负担。“每天醒来,就想起自己从银行贷的款。那就是欠的钱呀!”彭然知道了背着一身债的感觉。“那里就是一片山林,什么也没有,人迹罕至。”彭然说,建立养鸡场时,没有床睡觉,就用草堆了一个草窝睡在里面。长这么大,第一次天天晚上睡草窝,这滋味,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想要自主创业就得有毅力,能吃苦。等养鸡场建好后,买来了蛋,在师傅的帮助下,小鸡孵出来了。“小鸡要呆在37至38℃的孵化室里。”彭然说,因为电压不稳,为了保证孵化室不断电,他们和工人就不敢开电暖炉。春节期间零下好几度的温度,大家就这样躺在床上,冷得睡不着,就起来到孵化室里巡视,观察小鸡的生长情况。

  自主创业确实受了不少苦,更难熬的是生活习惯的改变,可以说最难过的还是寂寞。养鸡场的风景很好,但是安静得让人心慌,除了工人,就没其他人了。电话不通,网络不通。这让从小到大生活在城市里的彭然很不适应。“到现在,我也只敢说,我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彭然说。在办养鸡场后,自己的跑车很少再摸了,换成了更为实用的长安货车。

  自主创业需要多向有经验的人请教,避免走弯路,尽量多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有创业经历的父亲一再告诫要注意销售。但是彭然和李兴懿没当回事。结果,当出栏量达到1万只时,两人慌了。这么多鸡,没人买怎么办?“这让我好几个月睡不着觉。”彭然说,平均5个月就能长成一批鸡,全是用谷子、玉米喂大的,但是鸡再好,没人来买还是变不成钱。银行的贷款就在头上悬着。那段时间,天天早上4点起床去跑销售,直到晚上回鸡场给鸡准备第二天的伙食。“人都累变形了。”彭然说,还好现在销路打开了。

  上面这个故事并不是说自主创业就是去养鸡,而是说在没有良好就业前景的情况下要及时变通,自主创业也要选择自己了解的,符合当地特色的项目。自主创业意味着更大的付出和更大的风险,但比起就业前景的黯淡,只要熬过困难的一段时间,当你取得成就时,就不会后悔选择了自主创业。留学生就业前景差会是一些人不可避免的困境,就看你怎么去改变了。

关键词: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