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过人的软实力,助你圆梦商法学院

        英美两国拥有很多世界级的名校,其商法学院也炙手可热。现在,雇主都会非常关注应聘者的受教育背景。很多人都期待通过在顶级的院校学习之后,获得招聘方的青睐。那么对于英美商法学院的申请,该怎样充分的利用自己的软实力呢?
 
        我们大概可以这样来总结申请者获得成功的原因。一定的硬实力+优秀的包装策划=更高的成功概率。
 
        无可非议,拥有一定的硬实力是成功的前提,而软实力的目的是为了在不变的前提下获得最佳的效果。从申请过程看,对于将培养未来商业法律精英为己任的商法学院来说,对申请者的综合评估无法象对理工科申请者那样清晰:理工科专业更倾向了解申请者曾学过的课程,GPA,学校如何(这点很关键),会使用哪些仪器,发表论文质量如何,以前的导师有无国际影响力等。总之就如自然科学那样相对精确,客观,各个国家所学基本相通。
 
        商法学院主要看重的申请者的软实力包括这些:如创造力,价值取向,情商,领导力,人际沟通能力,语言及文字感染力,工作经验,是否有强烈的职业热情等。这些因素比较主观,各国所学知识差异也比较大,再加之商法学院看中学生群体文化的多样性,因此给申请者考的软实力发挥留下很大空间。您所展示的软实力是否能真正给录取委员会留下深刻的正面印象,是获得成功非常关键的环节。
 
  软实力与硬实力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但是硬实力有一个确切的衡量标准。
 
  硬实力指学生之前所就读的院校的知名度以及申请者所参加的某些国际考试分数: TOEFL,IELTS,GMAT,LSAT,工作时间和所在单位的级别(这点有些水分,因为毕业时间越长,发挥空间就越大,但时间是很客观的因素)。对于某些专业,如金融工程,MIS等会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基础理论的把握,IT背景有比较高的要求。
 
  如果申请者在这些方面符合了其申请院校的要求,那么软实力就发挥作用了。
 
  例如:假设某商学院大体录取学生的GMAT成绩为700分,我们可以把700作为实际基本门槛,但学校的官方要求可能是600,那只能认为是法定要求,意义不大的。试想,如过了700分的学生多到已经让录取委员会难以取舍了,除非你有非常客观的证据证明你是“大牛人”,否则录取概率您可想而知。
 
  商法学院看重申请者的软实力的专业主要包括有:技术主导类专业和管理沟通主导类专业。
 
  技术主导类如:金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类课程等,更侧重申请者的数学基础,信息技术和该领域核心理论的掌握能力,分析研究能力等。
 
  如果申请这类专业,那么申请者的数学肯定要学得好了。
 
  另一类属于综合类:典型如MBA,JD,市场营销,国际商务,金融管理,和其他非理论研究型专业,对申请者的创造力,沟通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道德表现,商业敏感性,组织能力,领导力,价值观,职业动机,分析和推理能力,社交能力等这些综合素质比较看中。
 
  商法学院的招生跟理工的招生是大有区别的。理工类本质是某特定教授招收研究助理,因此可以向目标教授“套磁”。但商法学院是由临时组建的委员会负责,并不需要你为他们做科研助理,学生入学后与他们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了,因此完全没有进行感情或学术“套磁”的可能和必要。他们只是按照一定原则和经验,为申请者评级,决定是否录取。
 
  这种方式使得申请者在准备自己的材料时需要做到有的放矢,一击即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当然面试(或电话interview)更是直接沟通的良好渠道,但大部学生恐怕连这次机会也等不到。如果你的整体实力给录取委员会留下了良好印象,您接到了interview的邀请,在多年的咨询工作中,我经常回答学生关于“软实力”这个看不到摸不见原则的五花八门提问:我在学生会当过头算不算,竞赛获奖呢,会计证书,计算机等级证呢?在公司实习过,我钢琴比赛获过奖,我有3年银行经验,我是CS高手有用吗……。
 
  关于这些软实力的利用,都应该以申请目标作为考虑的前提,在充分地系统地比较之后做到对症下药。构思重点突出,主题明确的“广告”方案。在这个基础上仔细斟酌素材点的含义,哪些是重心,哪些是辅助,哪些需深挖,然后对整个文件系统分工安排,再考虑正确的表达方式。需要强调的是:软实力并非意味您这些“点”需要多强,可以是非常普通的事,非常一般的经历,但通过他折射出你的idea和人性的光辉却非常重要。学校招收的是有潜力有思想的正直学生,您要真这样“牛”了,还上啥学?从这个意义说,表达技巧和创造性的思维才是包装的核心。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和教育模式的不同,中国申请者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的理解。我们应该引起注意。
 
  1:切忌在写作时参照中国人认为的优秀文章,可以拜读美国的文集。由于整体思维,教育体系和文化的差异,很少中国学生能够找到位感觉。即使他们被名校录取,也并不能证明他们的文书有多优秀。笔者曾经大量研究过国外的优秀文章,感到耳目一新,原来essay可以写的如此精彩,老外心中的好文原来如此:灵活,简洁,思维活跃,坦诚,文笔优美,层次清晰,整体感强。能写此文章者,当录而育之情油然而生。比起来,国内出版的许多“范文”,基本上是垃圾,甚至将错误的理念广为传播。
 
  2:申请者对于个人简历的描写也要规范。要简洁而丰满,主线明确。一般来说,先进行定位,然后将主要事实通过分项目的方式有条理的展开,是简历的灵魂。许多人以为简历好写,其实国外有专门的简历写作师资格证书。笔者多年前从国外购进厚厚的简历写作书籍,感慨鬼子真是做到什么都专业化,方寸之间皆学问。整体如何够构思,什么样的事实重点描述,怎样描述都有技巧。
 
  3:对于个人材料写作的规范也需要特别注意。整个文书系统的安排,CV(简历)给人的整体印象是什么,personal statement, or statement of purpose,或Essay,怎样定位,哪些信息让推荐信加深表达,这些文件形成整体后会是什么效果,这些都是文件系统所需要精心策划的。中国申请通常的弱点是每个文件都尽量求全,尽可能把自己的“优点”往上堆砌,结果CV不像CV,Ps更不像Ps,成了扩展版本的CV。须知,Ps本质是一个关于申请人的散文,录取委员会并不需要通过Ps了解的主要事实,更看中的是对你的核心思想,表达能力的考察。
 
  4:切忌以“王婆卖瓜”的方式展示自己的长处。应该以委婉地表达,使读者感受到你的特别。打个比方:最初考官主观认定白居易根本不能在长安混,说长安米贵,白居不易,但当他读到“离原上草时…..”大呼:写得此文,白居易也。这几句诗的效果远比Mr.白长篇历数如何会做诗要有效的多,这就是表达的力量.你的ps若要能让人有这种感觉,硬实力又够,offer大概不远了。
 
  5:切忌莫衷一是:要根据自己的申请目标而选择最能够打动人心的优势。这点可能是单一优势,也可能是符合优势。
 
  例如:如果候选者都有相同的经验,而其中一个的数学背景最好。商学院是非常讲究学生背景的多样化,OK,您有潜力成为同学中最擅长使用数学模型分析商业的人。这就是您独到大优势和卖点,要通过文件系统巧妙地放大。您在法学院中钢琴谈的最出色,很好,难道法律不是使社会和谐的优美乐章吗?每个申请者都需要巧妙构思,融化成流畅感人的文字去打动委员会。
 
  可是很多申请者却只会进行千篇一律的描述: GPA如何优秀,参加活动如何丰富,担任如何学生会干部,工作如何受器重这类堆砌溢美之词的文章,这样的东西,对中国申请者来说可谓毒药。可以想象,阅读者仅几眼,便摇摇头说“another boring Chinese”。他们看过太多。如果您给他的感觉是截然的不同的,特别是相对与其他中国申请人,那么您将在白热的竞争中赢得宝贵的优势。
 
        面对众多优秀的竞争者,申请英美商法学院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申请者们在具备了一定的硬实力的同时,应该充分培养自己的软实力,增强自己软实力,在进行申请时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争取申请取得成功。
关键词: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