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学师生比 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英国大学师生比是家长们和学生最受关注的问题,也是各个学校以及教育行业密切关注的焦点。由于近年来英国成为热门留学国家,每年都有大批的世界各地的莘莘学子前去深造,但是一部分学校为了拼命地招生,学校的师资力量确实令人担忧。如果是世界顶尖大学,学校的规模以及师资力量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因此关于英国大学师生比,这是一个顶尖大学不可回避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英国大学师生比的详细情况,希望能够提供帮助。

英国大学师生比

  英国大学师生比详细介绍:

  近日,教育部召开部分高校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座谈会,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会上强调,各校各地要认真领会《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实质,总结经验规律,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尽早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今天,在高等教育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当下,中国的精英教育该如何进行?世界一流大学又该如何创建?

  精英教育VS教育大众化矛盾吗?

  精英高等教育阶段不排除有部分大众高等教育的成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也包含有精英高等教育的部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创始人马丁·特罗在《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一文中指出:“大众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一定要破坏精英高等教育机构及其组成部分,或者是一定要其转变成大众型高等教育机构。精英高等教育确实仍在发挥着大众高等教育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其中的一些功用是教育和训练经过严格选拔的学生,以使他们适应高标准和高度创造性的脑力工作。”

  马丁·特罗认为,在精英、大众、普及这三种高等教育系统中,典型的学校模式在规模和特点上也存在不同。精英高等教育机构一般是二至三千寄宿生小社会。如果规模超过了三千学生,它们将被分成几个分校/院,这些分校/院就像牛津和剑桥大学的学院一样,规模相对较小。大众高等教育的标志是综合性学校,它们不是小社会,而是由三四万学生和教师组成的寄宿和走读相结合的“大学城”。而普及型高等教育的规模不受限制,把人们聚集起来只是为了教学,其中大多数学生很少或从来不去主校园,他们几乎没有共同之处,不构成任何意义上的有密切联系的小社会,没有共同的标准、价值观和身份。

  “走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不应寄希望于重点大学的大量扩招”

  在高等教育扩招的背景下,社会大众最希望扩招的是名牌大学。高考的竞争、受高等教育机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社会地位的竞争。社会是分层的,社会职业也是分层的,当多数或所有适龄青年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时候,社会便可能从重学历变为重学校历了。这是水涨船高的结果,也是学历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当大家都能进重点大学读书时,也就无所谓重点大学了。物以稀为贵,名牌大学永远是一种社会稀缺资源。即使顶尖大学培养的人才有所增加,但终究有限。因此,走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不应寄希望于重点大学的大量扩招,而应不拘一格举办社区学院和其他高等教育形式。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

  对研究型大学的师生比应有不同的要求。过去,师生比过小曾经是办学效益低下的一个表现;经过扩招,有的高校已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出现了师生比过大的情况。而在计算师生比时,一般都不将自学考试辅导班之类的学生统计在内。现在甚至最好的名牌大学也办了不少专科班,加上各种创收的教育形式在内,实际上多数大学教师已有相当大的工作强度。为了维持精英教育的水准,对高等教育的国家队——重点大学的师生比,不应采用“一刀切”的办法作出硬性的规定,而应允许大学在经费充足的情况下自行决定师生比,只定最高限而不定最低限。只有当学生真正能向教师个别请益讨教,教师能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教学相长,学生能在良师益友的切磋琢磨中良性互动,精英教育的水准才不致降低。如果一个教师面对一大群学生,好似放羊一般,有的学生连单独与教师讲一句话的机会都少有,精英教育又从何谈起?

  近年来,不仅是本科生,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在高校连年扩招、高考热和考研热持续升温的情况下,有的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出现了“本科化”的倾向,其表现为大班上课增加了,个别指导减少了。不少大学一些学科的研究生专业课人数不亚于过去本科生专业课的班级人数,比起牛津剑桥等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世界一流大学,中国有的大学某些专业一个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要超过他们指导的本科生数。如何提高或维持高等教育的质量,现在已成为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以上我们介绍的就是英国大学师生比具体情况,有意赴英的同学们可以作为参考,希望能够给您带来帮助。做好出国准备的同学,可继续关注我们的最新资讯,关于留学方面的其他问题,可在官网首页直接咨询我们的留学顾问专家,IDP教育集团留学资讯栏目也会持续为大家更新相关新闻,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使用。

关键词: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