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 一英里内必有图书馆

       英国人的读书量之大可谓世界之最。我这里有一份资料,与诸君共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很注意统计各国的出版数字,说这是“各国生活标准、教育、民族自觉的重要指标”,2005,该组织给出的每年出版新书的数字,证明英国又成为世界第一书国:2005年英国出版新书20万种;美国17万种,居第二;中国在第三位,13.6万种。

       这是绝对数字。用人口总数这个分母一平均,就是另一幅图景了。英国每550人印书一种,德国1050人印书一种,法国1600人印书一种,美国每 4000人印书一种,中国每1.2万人印书一种。也就是说,每年读者需要的印书种类,英国读者比德国读者多1倍,比法国读者多两倍,比美国读者多几乎7 倍,比中国读者多20倍。

       前两年,我奉派到英国采访。在伦敦期间,我在繁杂喧嚣的苏豪区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刚刚下班的伦敦白领们聚在街边,端一杯啤酒,三三两两,高谈阔论;而就在一栋小房子的二楼,一个男子坐在窗台上,捧着一本书认真地阅读着,头也不抬一下。楼下的市声于他如同虚空。于是,我开始注意到,不论是在繁华的伦敦,还是偏远的苏格兰首府爱丁堡,读书的形象在任何一条街上、任何一个公园、任何一趟地铁上都在那静静地等着你。

       英国人的读书人多,很重要一个原因,是英国的书籍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而且旧书业发达,但更重要的,是英国的图书馆遍布各个角落,而且办理借书证的手续相当便利。我专门到伦敦威斯敏斯特市查宁阁中文图书馆(Westminster libraies and archives charing cross library)进行过采访,馆长康海岩是一位早年来伦敦留学的西安人,她告诉我,英国的图书馆不是以藏书量或者是古籍真迹的收藏量来考核图书馆工作的好坏,而是以借阅量来考核。如果一个图书馆的书看的人多,书被人翻阅烂了,那么主管部门会感到高兴。所以,我们图书馆要做很多推销工作,甚至要到地铁站去派发传单,宣传我们的图书馆,请人们到我们这里来借书看书。

       查宁德街,伦敦一条传统的书店街,小康供职的图书馆——查宁阁图书馆就在这条街上。查宁阁图书馆是威斯敏斯特区图书馆的十几个分馆中的一个,藏书甚丰,仅中文图书就有5万多册,并以中文书籍的丰富而远近闻名,许多住在距威斯敏斯特区很远的地方的人都到这里来借书。在进入图书馆前,我注意了一下图书馆的开放时间,英国城市里的商店每天下午五点就关门歇业,但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却是早上9点30份到晚上8点。只有星期天是到下午5点。查宁阁图书馆面积并不大,上下两层,馆内只有临街的一面有窗,环墙峙立的栗色书架和厚实的桌椅,营造出图书馆特有的氛围。英国人读书很随便,我看到不少人或站在书架前、或席地而坐,津津有味地读着书。但据康小姐介绍,每天有1000多人到这里借阅各类图书,而有些残疾人不利于行,只要打个电话,图书馆方面马上就会派人把书送到他家去。

       英国的图书馆基本都是政府拨款、福利彩票的部分收益和社会上各种基金会、慈善团体捐助的,图书馆业是一个“清水衙门”,因此对员工很“抠门”,如果经费不足就可能裁员,但购书却十分大方。威斯敏斯特区的图书馆每年购书款达1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500万元左右,而且这笔钱是专款专用,绝不许挪作他用。

       我们采访的查宁阁图书馆是伦敦无数图书馆中的一个,英国政府规定,城市中一英里范围内就应该有一个图书馆,如果没有,当地的居民就可以到政府有关部门申请开设。因此,伦敦现有的395个公共图书馆,每个公共图书馆又像威斯敏斯特这样,分成若干个分馆,使得图书馆遍布全城,此外,还有许多专业图书馆,人们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享受到图书馆服务,而馆际图书调剂完全依靠电脑网络进行。

       恰如康小姐所在查宁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到地铁站区推销自己的图书馆一样,伦敦的图书馆不是坐等读者上门读书借阅,而是采取种种措施,推动社会阅读。现在,全英国的图书馆正在做的是,与地方政府一道,以图书馆为基地,以“家庭读书小组”以及文学、艺术、科技等兴趣读书小组为基础,建设“学术性社区”,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为了配合好学术性社区的建设,英国的图书馆行业从去年开始,每年向市民推荐50本好书,他们组织了一个有各界人士参与的8人委员会,在古典著作和每年新出版的书籍中遴选50本书,向社会推荐。推荐的力度也很大,除了在各个图书馆的新书介绍架上介绍外,更多地是通过电视节目的著名主持人、BBC伦敦台以及报纸杂志等进行介绍。为了给公交地铁乘客提供阅读便利,伦敦最近还将推出一项新的阅读计划:在主要地铁站口为公众提供捐赠图书,乘客阅读后在书封面内页留下自己的名字,一个月后在一个固定地点还书。据介绍,这些活动的开展,使英国读书的人新增加了500万,其中180万在伦敦。最难能可贵的是,伦敦对没有合法身份的、来自亚洲和非洲的外来人员(他们管这些人叫难民)也列入了读书对象中,英国内政部有一笔专门的经费拨给各图书馆,用于资助鼓励难民读书。

       还值得一提的是,英国人读书,并非都是金融、电脑、保健、建筑等职业培训的书籍,他们读得最多的,竟然是优秀古典文学作品和人文思想读物,英国的大文豪莎士比亚、狄更斯、司各特、乔叟、勃朗特姐妹等人的作品不断再版,甚至不断被翻拍成电影或电视剧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