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记忆:我在牛津办春晚

在新旧相交之时,中国的传统春晚成为了学生中的头等大事。俗话说,看戏的永远不知道演戏的有多累,今年,我有幸参加了牛津春晚的筹备工作,回想起过去这两个月的点点滴滴,我觉得这将是我英伦生活中最深刻、最美好的回忆。

学在英国,生活在英语的世界,怎么也想不到中文文学却会有用得上的一天。持久的晚会准备就从寻找主题的那个夜晚开始了。

周末,如同寻常,消遣着《甄嬛传》与《何以笙箫默》,电话中,围绕晚会主题却是毫无头绪。主办晚会的孩子,总会想着晚会高大上、给人印象深刻,辛苦的也自然会是所有幕后的孩子。

搜寻着脑海中的诗词歌赋,翻遍了能翻的典籍文赋,无非是想找出一个文艺范的主题,感觉那几个晚上我就像播种机一样,把繁复杂芜的种子拨给小伙伴们,我喜爱堆砌,至于精雕细琢、量体裁衣却只能交给小伙伴了。最后的主题能出来,我们挺开心的,所谓人都有一点小虚荣,即使主题里只有自己想出来的一两个字儿,其它的都已经不是原来的了,也是欣喜万分的,毕竟,留下了一分一毫的足迹嘛。

或许我在筹备工作中的角色比较另类吧,既不是对外联系,也不是后勤物资,甚至搬运跑腿什么的通通没有参与,唯一做的就是写写文字,发发宣传,比起其它小伙伴劳心劳力,可以算是“白领”工作吧。

晚会的亮点演员和节目,我们当然希望明星之类越多越好,宣传起来也会吸引眼球,可是晚会能到场的明星总是有限的,我们要做的还有如何把大众所不了解的但其实精品的节目广而告之,这却是宣传文字的难题。

明星可以点出大名,可是那些大家不大了解的节目呢?又该如何呢?那就字里行间拿出气势、造出文艺吧!我私以为舞台艺术和文本艺术是互融共通的,如果大众能从字里行间感悟演出的魅力,相信也会深信晚会现场不会让他们失望。

所谓宣传里写到的“大气翩翩还是情意绵绵”、“感慨战场之波澜壮阔、金戈铁马的戎马生涯”、“津城雷雨,狮城风云,声明鼓动”看似堆砌辞藻却并非随意脑补杜撰,每一个形容都恰如其分,每一个意象都有理有据,相信亲临现场的观众们也会有感于此。

晚会终究还是落幕了,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如释重负、欣慰不已,此刻心情更像金粉世家中的主题曲《让她降落》,她终于在新年的欢腾中降落了。

总之,筹备牛津春晚的过程有苦有甜,但当一切落幕之后,回忆起来,这真是留英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文/方逸文)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