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海外 “宽松自由”不等于没有礼节

           “我太累,不能来上课。”“作业推迟一天交。”“我弄错时间了。”这些都是我班上几位新美国留学生发来的邮件。这么短的句子,与其说是与教授沟通,不如说在QQ聊天。每当接到这种邮件,心里总是不太舒服。与其他众多美国学生的邮件相比,这种邮件既没有抬头称呼,比如最简单的“Hi,Professor”,也没有署名,更别提口气和少了感谢词语。

        更感到不妥的是一些课堂规范:上课迟到后大摇大摆地走进教室,引得其他学生纷纷侧目;课上讨论时,不举手突然发言,以致我几次已和举手的同学目光达成共识,正准备同意其发言,结果被打断;预约面谈半小时,学生毫无准备来谈,大大超过时间,下一个预约的学生只能候在办公室外等等。这些现象,并非我自己遇到,与其他几位中国教授交流,都有类似的经历。

        也许,一些中国同学认为,国外教育强调自由和个性,与师长是朋友,应该很随意,甚至是“哥们”,一些礼节性的“客套”也大可不必在意。但就我个人的经验,这些认识并不全面。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私立学院,因为规模小和强调教学,平时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很多。这些年来,感觉绝大部分美国学生很重视日常礼节和规范。有的学生虽然外表不修边幅,但写邮件和交谈都很客气;如果迟到并意识到干扰了课堂,都会事后做个解释;学生与教授的交流都是用商量的语气。记得有一次,一个美国学生在课堂吃苹果,“动静”大了点,我“客气”地请他下次带香蕉来。下课后,这个学生就急急忙忙跑来道歉,感觉做了很大的错事,倒让我当时觉得是不是小题大做了。

        不可否认,留学在外,需要在各方面有个适应过程。但中国的古训“礼多人不怪”放之国外还是通用的。不信?下面是美国一个大学网站给学生的“窍门”,以赢得教授的好感。看罢,你一定会觉得这些都是最基本和简单的校园规范。

1、学期刚开始时,尽量和教授一对一面谈一次。

2、与教授在校园相遇,主动问声好。

3、按时完成和提交作业。记住,有的教授会拒绝迟交的作业。

4、不要迟到,一些教授非常反感迟到现象。

5、不要无故缺课,否则教授会认为你根本不在乎这门课。

6、如果不得不缺课,尽量事先通知教授,否则事后一定要做解释。

7、不要在课堂上打瞌睡,如果太疲倦,带杯咖啡或者可乐去上课。

8、积极发言,让教授知道你在专心听讲(哪怕只是在发言那会儿)。

9、上课尽量坐前排,离教授近些,也会使你精力更集中。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