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留学申请的经验总结

我去加拿大前10的学校读CHE博士,今天刚拿到加拿大签证,我的申请经历也算告一段落了,在这里我把自己申请的整个过程写下来,希望能给后来的申请者点经验。我的申请不适合牛人,因为我根本和牛人差的太远,我希望能给快要绝望的平民们打打气。

        由于我最后选的是加拿大留学,所以把这篇文章写在了这个版里,其实我的个人认为这个帖子对各个国家申请有帮助。因为我拿了5个不同国家的OFFER:加拿大一个前10的, UMIST(UK), KTH(SWEDEN), NTU(SINGAPORE), 美国一个100名左右学校;还有TAMU的AD,后来香港理工让我面试,因为已经定了所以放弃了。有人可能认为我申请了很多学校,实际上我一共就申了10个学校,所有费用花了不到5000块钱。

        背景:化工硕士,本科80/100,硕士82/100,文章3篇(1中文,一英文,一SCI接受),托福580,GRE1200。

        大家看到我背景会说,你怎么也能申请到学校啊?呵呵,说真的我在去年8月份几乎崩溃了,感觉出国对我来说简直是在开玩笑。后来经过一次春季申请的失败,冷静下来总结了经验。从我的条件看,要想让自己胜出,只有从两点入手了,就是陶瓷和推荐信。

        1,先说套磁。

套磁得有的套才行,所以要先选校。因为我得目标是出国就行,所以我把选校放在了全球范围内。那些大国自不必说,连比利时,意大利,瑞典这种地方我都不放过。有时候就是这些小国希罕得人少,就给我们这样的平民留下机会。就像我们同学为了发SCI往捷克投稿一样。结果就是瑞典那个KTH给了我平生第一个offer。有人问,你这么选校累不累呀?我想说:cao他daye的,我真tama累。可是我们是平民啊,我们有什么办法那?

        我的套磁信不下500封,通过对方教授的反映,我可以给自己一个定位,确定自己能申请到什么档次的学校,同时学习怎么和老外交流,当然还能省钱。通过陶瓷对你感兴趣的老外会在一定程度上认知你,你要让他们感到你对这个职位的渴望。而且你不要忽视小米的作用,有的小米很有分量,比如UMIST那个offer就是小米告诉我,要申请资金,然后要找导师,还给我一些导师的信息,这个导师不行,他告诉我,然后让我换等等。也有一些牛人不陶瓷也可以拿到offer,但是他们自己都说“真够悬的,不是自己懒早就陶瓷了”。陶瓷除了写信外,就是面谈。因为我们系在国内N多年都是最好,所以经常有老外来,还有很多是committee里的人,很多牛人直接拿着CV杀过去聊,当场搞定的不在少数。记得有个小本科生是人见人爱,就这么当面套就拿个好几个offer。还有个哥们挺搞,有个TAMU的教授来讲座,他是煞费苦心的去套,也没套上。结果过两天告诉我,UCLA的教授直接把他的材料带走了,说你会有offer的,最后他从了。牛人能做到,我们平民也要试试,就是抱着这种心态我找个机会赔了老外3天,受尽了折磨(3天听得全是英语简直太痛苦了),辛辛苦苦的拿了TAMU的AD。我总是想,要是来我们系的有次一点的学校就好了。结果NTU的那个哥们就成了受害者。我之前套过他,结果元旦之前,令我惊奇的是他来我们学校了,我过去说我是***,他说记得我,还亲切的握了握手,我那个感动啊。他来考那个TPT,我头天晚上没睡觉准备考试,第二天答的还好,面试也很成功。后来我decline的时候真的很内疚,没办法,选择就是这么残酷,我不能让自己后悔。

        2,推荐。

推荐可以有推荐信的方式,也可以让已经去你要申的学校的同学帮你推荐(如果他有能力的话)。推荐信的方式大家都知道,但是我们要想尽办法找合适的推荐人。这里院士,长江学者,院长什么的都不好使,就是熟人好使,哪怕他就是一个学生。很庆幸的是,我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推荐人,可以说他的推荐弥补了我的所有不足,希望后来的平民们也能像我这样幸运。其实你们系在国内再烂也多少会有老师跟海外有过或者正在联系,所以七扯八扯的拉上关系也不难。我们平民不怕麻烦。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