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求败,不如绝代双骄:牛津与剑桥

       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之于英国,就相当于清华北大之于国人:你很难将这两所同样历史悠久、世界知名、学术顶尖的学校分出上下,只能将其并称。如果说这世界上还有一所学校能得到牛津学子的另眼相待,那么一定是剑桥大学;而这世上也不会再有其他人如剑桥学子那样,对牛津大学怀有深刻而复杂的情感。两校出自同源却各辟蹊经,互有竞争却惺惺相惜,正如武侠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与其独孤求败,不如绝代双骄。


牛津大学掠影

       艺术的牛津,科学的剑桥

       “出伦敦,往西北行数十公里可达牛津,向东北去几乎同样的距离则是剑桥。”两所学校所在的城市并未受过战火蹂躏,均保存了历世历代的古老建筑,又同样被流水所环绕着。若是比较起来,牛津更为深沉,剑桥更显玲珑;牛津更城市化,剑桥更像大乡镇。

       艺术的牛津似乎更在意历史,科学的剑桥则放眼于未来。


俯瞰剑桥校园

       走出牛津,走入唐宁街

       唐宁街10号,即是英国首相府所在的地方。牛津大学最值得称耀的,一是那些深刻而沉静的思想,一是自牛津走出的杰出领袖们。自建校以来,牛津大学共为世界政坛近20位国王和逾50位总统与首相,更有12位圣人、86位大主教及18位红衣主教。在即将举行的英国大选中,两位热门人选——现任首相卡梅伦与工党领袖米利班德均是出身牛津大学,堪称“牛津德比”。


工党竞选人米利班德与选民拍照

       剑桥,诺贝尔奖的摇篮

       剑桥大学是诞生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高等学府,共有8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剑桥大学学习或工作,大约有8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在此执教或学习,70多人是剑桥大学的学生。其中,三一学院培养出了30多位诺奖得主,是校内第一。剑桥大学校友所获得的诺贝尔奖主要集中在物理、化学、医学及经济学领域,这也正体现了剑桥大学在数理方面的优势。


行走在夕阳中的剑桥学子

       对抗赛,发自性情的君子之争

       1829年3月12日,剑桥向牛津下了战书:“剑桥大学在此向牛津大学挑战,在伦敦或靠近伦敦的泰晤士河上进行一次8人赛艇比赛,时间定在复活节期间。”同年6月10日,划船赛在伦敦泰晤士河牛津郡的亨利段河面进行,牛津大学在首次比赛中获胜。从此,泰晤士河上一年一度的你追我赶便成了这两所英国最顶尖学府的传统,180年间仅因世界大战而中断,而从未因其他理由取消。

       “牛津—剑桥划船赛”虽然以比赛为名,但其意义早已不止于胜负。英国人民与学生们一样,都乐于看到两所学校的竞争以体育运动的形式落于实处。正所谓君子之争,发乎性情而止乎于礼。

       十分有趣的是,发起这项赛事的两位负责人虽分别来自牛津与剑桥,却是极好的朋友,且名字都为“查尔斯”。这样的巧合是否也昭示着,两所学校之间其实共通远大于差别,最好的对手也是最好的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