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必读:SAT面面观之SAT是什么?

        SAT是英文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的缩写,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俗称“美国高考”,中文名称为学术能力评估考试,是由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的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简称ETS)举办的。SAT成绩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名校学习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

        目前,如果高中生要申请美国的顶尖大学,除了要提供TOEFL这样的语言能力考试成绩以外,90% 的学校要求参考学生的SAT 成绩,因为它是美国大学所能够得到的唯一可以比较来自不同地区和学校学生能力的成绩。中国高中生若仅有TOEFL成绩,几乎不可能被美国前100名的大学所录取。此外,SAT 成绩也是决定中国高中生能否申请到奖学金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我们可以近似地把SAT理解为美国的高考。

  SAT在美国每年有超过200万高中生参加,是几乎全部美国大学,特别是常青藤联校承认并要求申请者提供成绩的考试,它是决定录取和评定奖学金发放的重要参考指标。因此,2005年有近2000名中国高中生参加的考试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爆涨。

        根据SAT的组织者——美国大学理事会(下称CB)的观点,SAT主要是考察学生们在大学阶段所必需的阅读和写作能力。CB称,SAT会测验学生们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知识在大学是至关重要的。在美国,学生一般会在10、11或12年级参加SAT考试。此外,CB还表示,SAT成绩和平均成绩点数(GPA:Grade Point Average)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让大学招生委员会了解一个学生的水平。并且一个跟踪统计数据也表明,SAT和GPA二者的关系非常紧密。由于种种差异,SAT作为一个标准化的考试可以使GPA这种区域性的成绩在更广的范围内具有可比性,同时也可以削弱资金、课程、评分标准等其他因素对学生客观评价的影响。

        从历史来看,SAT在海岸地区更加被普遍接受,而ACT考试在中西部和南部接受程度更高。SAT也用来作为授予奖学金的参考指标。例如,在美国高中11和12年级时进行的大规模奖学金竞赛-美国优秀学生奖学金竞赛中,SAT为评判指标之一。
 
        门萨(Mensa)和三九高智社(Triple Nine Society)等一些高智商组织也将SAT作为入社的评判指标。比如,三九高智社的“录取标准”为:1450分(1995年4月前的SAT考试)和1520分(1995年4月到2005年2月的SAT考试)。
 
        SAT有时也用来辨别13岁以下高智商儿童。例如,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天才教育中心(Johns Hopkins Center for Talented Youth )用SAT在7-8 年级学生中选拔高智商儿童。
        
         简史
 
1901年
 
历史上的第一次SAT考试在1901年6月17日举行,共973名学生参加考试。当时的考试包含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历史、数学、物理和化学。那次考试没有选择题,取而代之的是文章写作。最后应试者会拿到“极其出色”、“好”、“尚存疑问”、“不好”、“非常不好”五种评价。
1926年
 
1926年6月23日SAT[11]第一次正式进行,当时SAT被称为“学术倾向测试”(“Scholastic Aptitude Test”)。超过8000名学生在300多个考点参加了考试——其中,超过60%考生是男性。当时的考试节奏极其紧凑,考生需要在90分钟内回答315道题。
 
1928年到1929年
 
1928年,英语部分的章节(Section)数目下降到了7个,时间加长到了2个小时。1929年,题目的章节数目有一次下降到了6个。当年的SAT考试仅仅考查英语能力,没有数学部分。
 
1930年到1936年
 
1930年,SAT正式被分成了英语(Verbal)和数学(Math)两个科目,这种考试结构一直沿用到2004年。1936年到1946年间,学生需要在80到115分钟内回答250道英语题目。在1930年的SAT中,首次引进的数学科目包含100道自由回答题目,学生需要在短短80分钟内做完。这意味着,SAT当时的数学考试主要注重于速度。在1936年到1941年的考试中,数学部分又像1928年到1929年时那样被从SAT考试中删除了。直到1942年,全部由选择题组成的数学科目才重返SAT试卷。
 
1946年
 
1946年,“文章阅读”被“阅读理解”所取代,双意词题目也被完成句子所取代。1946年到1957年间,考生需要在90到100分钟内回答107到170道英语题目。从1958年开始,考试的时间限制固定了下来,直到1975年,考试结构都是:在75分钟内回答90道问题。1974年,数学和英语科目的时间均由75分钟降至60分钟,随之而来的是题型和考试结构的变化。
 
1980年
 
1980年“Striver”计划实行,这个计划旨在奖励那些得到比“预期分数”高200分的考试者。而“预期分数”是根据种族、性别和收入水平来确定的;这个计划本意是鼓励更多“弱势群体”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但由于隐私、种族等问题,
 
1993年,在这个计划被公之于众后,“Striver”计划便寿终正寝了。
 
1994年
 
1994年,英语科目迎来了巨大的变革——它的关注点从同义词转向了文章阅读。同年,由于国家数学教师协会(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的呼吁,SAT自1935年以来首次引入了非选择题。1994年,计算器在考试中首次允许使用。
 
1994年,SAT 1的平均分为1000(英语500、数学500),最好的美国大学录取线接近1400分。
 
2002年
 
2002年,College Board首次允许学生主动选择递送的成绩。在此之前,学生的所有成绩都将被递送到指定学校,而这项收费服务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最好的成绩。不过,耶鲁、宾达和斯坦福等大学仍表示需要学生递送所有成绩,一些其他的学校如麻省理工和哈佛则接受选择递送的成绩。
 
2005年改革
 
2005年,由于加州大学系统对于学生写作能力欠缺的极大不满,SAT将SAT 2(科目考试)中的写作和语法选择题加入了SAT 1考试,作为新的写作科目。这次变化后的SAT被称作 “ 新SAT”,新SAT的总分也变为了2400分。在2005年1月最后一次“老SAT”后,2005年3月12日,改革后的新SAT第一次亮相。同年,“英语部分(Verbal Section)”改称“批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此次改变在中国被称为“SAT改革”,2005年改革后的SAT考试结构一直沿用至今。
 
2012年
 
据《华盛顿邮报》2月26日报道,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席David Coleman向其6000名会员发送电子邮件,通知他们董事会将重新设计SAT 考试内容,以期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与学校的要求,新的SAT考试将着重关注学生们进入高校和工作后所需要的最重要的技能与知识。Coleman在邮件中称这项修改计划为“雄心勃勃的努力”,他并没有透露这项改革将会持续多久或将会带来什么影响,但暗示说改革的一个原因是想确保SAT 考试的竞争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IDP项目办公室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相关资讯